近兩天央行連續調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三天內人民幣中間價相對美元貶值三天共貶值4.66%,創歷史最大跌幅。受此影響,航空股集體殺跌,8月11日、12日兩天,美元負債較高的國航、東航、南航A股跌幅都在10%以上,人民幣的突然大幅貶值給今年一直比較紅火的民航市場吹來了一絲寒意。各大媒體紛紛認為,人民幣貶值將給航空公司帶來重大經營壓力。筆者認為,匯率貶值不足為懼 民航前景仍然向好。
一、人民幣短期貶值,長期仍然有升值潛力
筆者認為,人民幣短期突然貶值是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人民幣匯率雖然是盯住一攬子貨幣進行波動,但市值上最主要的仍然是美元,今年以來,美元表現強勢,人民幣實際上是被動跟隨上漲,因此也就出現了人民幣兌日元、韓元、歐元等貨幣大幅升值的現象。這是因為美元強勢造成的,而非人民幣處于強勢。近期人民幣突然貶值,只不過表現為對美元的貶值,對于其他貨幣來說,從整個年度來看,人民幣仍然表現為升值。年初,1歐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為7.4556,100日元對人民幣中間價為5.1371,到8月13日則分別為7.1010、5.1260,都呈現出升值的趨勢,而且這是人民幣這兩天大幅下跌之后匯率。因此,整體來看,人民幣并為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大幅貶值,只是對人民幣多度跟隨美元升值下的適當修正。二是目前國家經濟下行壓力仍很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增速較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外需低迷,出口下降;二是受投資、房地產需求減弱影響,部分投資品生產進一步下滑;三是部分消費品生產下降。另據海關統計的數據,7月份,我國出口同比下降8.9%,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和鞋類等出口降幅擴大,導致這些行業的工業品生產增速有所回落。1-7月,我國對歐盟、日本的出口額同比下降分別為4.4%、11.1%。人民幣跟隨美元升值給我國外貿出口特別是對歐盟、日本等地區出口帶來了較大壓力,因此,此次人民幣貶值主要是針對歐盟、日本等地區的,人民幣貶值實際上調整對歐元、日元過高升值帶來的出口壓力。
從長期來看,人民幣仍將走緩慢升值的道路,因為目前我國外貿順差仍然很大,過高的外匯儲備既不利于貿易平衡,也不利于外匯儲備的管理,而且還存在著很大的匯率風險和投資風險。
二、美元強勢將壓制油價上漲,有助于航空公司降低航油成本
對于中國民航業來說,美元強勢起到蹺蹺板的作用,一方面美元升值會給航空公司帶來由飛機融資租賃、經營租賃等商業行為而帶來的匯兌損失、租金成本的提升以及財務費用的上漲等等,但另一方面美元強勢將會壓制大宗商品的價格,其中石油價格、有色金屬的價格持續走低就是明證。石油價格在低位徘徊有助于航空公司降低航油成本,這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項目,要大大超過飛機方面的成本壓力;有色金屬價格走低、低通脹水平也對降低飛機的采購成本有一定的好處。
三、人民幣貶值此時對民航利大于弊
今年是中國民航有史以來最好的年份,主要是需求旺、成本低,7、8月份又是民航生產旺季,國家在此時適當修正匯率水平,對民航業來說是利大于弊。因為,現在民航業是處于最好的時候,盈利水平較高,人民幣貶值之后,不會對民航業造成太大影響,也不會影響民航業的進一步發展。如果匯率大幅貶值是在全行業經營較為困難的時候,如97年、08年,對部分航空企業會造成致命打擊,那將會影響民航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此時,國家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對民航業來說利大于弊。航空企業也能從容面對,在以后逐步調整自己的借貸方式與負債結構。
四、民航的未來仍然是看需求
今年民航業整體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最主要的是需求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低位油價帶來的成本下降這兩大因素。2015年上半年全民航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05.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5%;旅客運輸量2.1億人次,同比增長12.5%;在全世界范圍內看,都是領先水平。就目前中國民航的增長態勢,在兩三年內,需求相對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滿足,這將支持民航業保持快速穩定增長,航空業的盈利水平也將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水平上。
因此,近幾天的匯率貶值不足為懼,民航前景仍然向好,航空公司在A股市場的表現也將出現反轉。(鄒茂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