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副社長王志剛在華師出席一項活動時透露,由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教社擔任“主力工作”的語文、政治、歷史三門高中課程的新版教材,明年有望出版。不過屆時全國是否會統一使用這一新版教材,目前尚無定論。
由于高考改革將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的省份,因此教育部此番統一組織編寫新教材,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猜測。
“回歸統編”尚無定論
據介紹,2001年我國新課程改革啟動,教育部出臺《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從此國家不再統一編寫中小學教材,而是由各地教材編寫機構通過教育部立項后自行編寫,在經過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后出版,供地方選用。“已經聽說人教社在編‘示范教材’,但并未聽說各地自己編寫的教材不能繼續使用。”昨日,湖北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來看,人教社參與編寫的高中語文、歷史和政治教材是否統一使用,目前尚無定論。不過,現在江蘇、浙江等地使用的高中語文教材是蘇教版,如果教材回歸統一編寫統一使用,肯定將會對一些出版社造成很大影響。
統與不統爭議頗多
據了解,出版界自2010年以來就流傳著文科教材將“回歸統編”的傳言,而業內對此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皆有。
支持者認為,地方自行編寫的教材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做法還引來爭議。比如2010年,《收獲》雜志副編審葉開曾公開質疑,上海小學語文課本篡改安徒生童話和巴金名作,引起社會對中小學語文課本擅自修改名家名篇問題的廣泛關注。另外,自從開放教材編寫權之后,教材成為一些地方出版社謀利的工具,也為地方教育部門權力尋租打開了窗口,導致教材價格上漲。
而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對于學校和師生而言,各地自行編寫教材可能更適合本地教學情況,而且多種版本教材“爭鳴”,選擇的余地更大,也更有利于優勝劣汰,促進教材編寫的發展。
對我省高中生影響不大
據了解,目前我省中小學教材除了有人教版外,還有鄂教版、蘇教版、外研社版等。其中,我省小學和初中教材70%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中教材90%使用的是人教版。“省內多數高中使用的語文教材,一直都是人教版,即使更換新的版本,對我省高中生的影響也不大。”武漢十一中語文教研組長宿玉章分析認為,每家出版社的教材有其編寫特點和選文風格,即使換了新版本,只要出版社不變,一般情況下對高中生的影響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