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一直是社會熱點話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當前形勢下,高考更多像是教育改革的指揮棒,關系整個教育系統的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這從國家角度對高考改革明確了方向,同時也直指與高考息息相關的“招生制度”,從招生制度上全面進行改革,方可從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推動高考制度改革的前進。對此,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提出,積極穩妥破解考試招生制度難題,出臺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開展改革試點,改進考試內容,確保公平公正,加強宣傳引導。從這一點也進一步印證,高考改革我們不應該只關注“考”的改革,更應該關注“招”的改革上,從招生這里就要進行一個更合理的改革,這樣才可以推進高考改革向著更合理的方向發展,才能真正推進教育公平。
另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是刻不容緩,此前暴露出來的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問題、哈爾濱理工大學MBA作弊案,都是高校在招生上的“陷阱區”。要補缺制度的短板,完善招生制度,就該讓招生制度更加透明,讓社會第三力量去參評,讓高校招生方式多元化、公平化,逐步脫離一考定終身的制度,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要求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