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健全“四個體系”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教育部簡報〔2016〕第41期
華中科技大學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著力健全“四個體系”,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促進大學生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健全培養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頂層設計。出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總體方案,貫穿課堂教學、課外實踐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實施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和數學、物理、化學、生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與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建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完善校企聯合培養、本碩博貫通培養、國際聯合培養等模式。建設創新研究院、啟明學院、光電信息試點學院等,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創辦“貝時璋菁英班”,開展人才培養改革試點,以點帶面,發揮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
健全課程體系,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植根課堂。把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科學教育相融合,建成以《科學思維與研究方法》《工程創新的設計思維》《科技創業》等為代表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開設33門名師課程、業界課程、國際課程和15個海外課堂,在19個專業中設置創新創業必修課程。舉辦科學精神與實踐講座、創業大講堂、創新創業論壇等350余場,覆蓋學生10萬人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建設“創新創業課程平臺”、“大學生科技創業網絡平臺”等網絡課程學習平臺,推動優質課程資源向面上輻射。
健全實訓體系,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環節。以科研促學,開放20余個國家級科研平臺,設立大學生創新研究項目1000個,每年吸引近5000名大學生參與。以競賽促訓,分層分類開展院校—省市—全國(國際)創新創業大賽,每年近5000名學生參賽、培育1000余個創新創業項目,2016年具體承辦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并取得優異成績。以孵化促行,建設大學生創業社區、孵化科技園、創業科技園,構建孵化人才(創新實踐)—孵化項目(項目實踐)—孵化企業(創業實踐)三級模式。
健全支持體系,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幫扶。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學校、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支持的創新創業基金資助體系,2015年學校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各類專項基金達1.5億元。注重動態跟蹤,根據項目推進情況,對在校生創新項目從研究培育、申報立項、后期孵化等環節進行分階段、全程化資助。配強師資隊伍,整合業界、校友、國際優質資源,組建包括優秀教師、企業家、風險投資人、創業成功者等在內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加強管理服務,啟動建設18萬平方米的創業創新大廈,引入技術市場,提供金融、法律、稅務等服務,實現創新創業幫扶鏈條上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