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們全家沒作回國的打算,女兒要參加夏令營。
其實,在春假的時候,媽媽就和女兒嘀嘀咕咕地商量著夏令營的事兒。一共選擇了三個夏令營:莎士比亞文學閱讀、莎翁戲劇表演和青少年高爾夫。這三個夏令營都在Harvard Westlake School。
女兒現(xiàn)在就讀美國學校,整天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的教育。但我們來自中國,沒有西方文化的根底。孩子雖然很努力,但具體語境中仍然有明顯的不足,欠缺的就是西方文化的積淀。這基本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必須日積月累。好不容易到來的一個暑假也就派上了用場。娘倆一商量,就首選了莎士比亞文學閱讀的夏令營。
莎士比亞幾乎奠定了現(xiàn)代西方文學的基礎,其文學形式又以戲劇為主。在完成莎士比亞文學的閱讀的基礎上,緊接著有一個以思辨與演講為主的莎翁戲劇表演夏令營。這個夏令營,時而莎翁戲劇再現(xiàn),時而莎翁戲劇辯論,時而莎翁戲劇演講。孩子們表演莎翁戲劇,扮演莎翁筆下的人物;孩子們討論戲劇主旨、人物命運、故事情節(jié)——慎思明辨,有板有眼;孩子們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演講爭鳴,自由暢想。
美國的學校,課堂上是講求踴躍發(fā)言的,老師是鼓勵勇于自我表現(xiàn)的。而這些又都影響著孩子們的學業(yè)成績。積極主動的,成績就高;被動的,成績就低。美國孩子打小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這對他們來講可不是什么問題。但我們來自中國,孩子生長在東方家庭,必然帶著東方文化的因子:內斂,含蓄。這在學校,可是吃盡了苦頭的。女兒在學校拿到全A,可不知要比美國孩子多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利用暑假補補不足,也是難得的機會。這個莎翁戲劇夏令營以思辨演講自主表達為主,恰好可以鍛煉女兒。
女兒喜歡運動,但不喜歡激烈的運動,尤其是有沖撞行為的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等。去年剛入校時,看她個子長得高,學校選擇她進校籃球隊,她一點也不留余地,當即拒絕。她覺得籃球每分鐘都在人撞人,人擠人,她不喜歡。學校也邀請她參加排球隊,雖然排球沒有那么地人體沖撞,但她猶豫了一天,最終還是拒絕了。她的最愛還是滑冰,但僅有滑冰還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推薦她試試高爾夫,她欣然接受了。
這三項夏令營,都在Harvard Westlake School。這也是我們選擇這些夏令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Harvard Westlake校園內的玻璃鋼雕塑
在美國,人們都早早進行升學規(guī)劃。就是提早進行目標學校的準備,來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目標學校的入學要求。從小學、中學,到高中,到大學,莫不如是。這所Harvard Westlake可是大有來頭,在全美也是響當當的高中牛校,而且不是一般的牛,簡直是牛氣沖天!說它是美國高中的哈佛一點都不為過。每年申請這所學校的學生,不說是人山人海,也稱得上是擦肩接踵。人家老美的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就幾乎鎖定了這所學校作為自己的高中之夢了。我們雖然是老外眼中的老外,但入鄉(xiāng)隨俗,也只能盡早開始接觸這所學校,為女兒的高中早作打算。現(xiàn)在的三個夏令營都設在Harvard Westlake,真是天賜良機。所以,我們選擇這三個夏令營還有這樣一層考量在。
Harvard Westlake 25周年校慶的橫幛
美國的夏令營不單單是用來打發(fā)漫長的暑假的,更是用來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更緊要的是趁機彌補學生在校期間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為了學生下一步的升學規(guī)劃,即升學的提前準備。說美國的夏令營,營營都有意義,人人都有收獲,這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