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兩條命,一條是生命,一條是使命。”在8月18日于上海舉行的“學習即生活”滬江十五周年伙伴答謝會上,滬江創始人兼CEO伏彩瑞如是說。
十五年前,還是大三學生的伏彩瑞在察覺到身邊同學、朋友的網絡學習需求后,自學編程,創辦了滬江的前身——免費學習交流社區“滬江語林”,供網友分享學習資料、交流學習經驗。經過十五年發展,滬江已經形成了四大業務體系,包括學習資訊、學習工具、社群學習平臺和優質課程平臺,涵蓋升學、留學、語言、職場、興趣等豐富內容。
回顧創業歷程,伏彩瑞坦言,滬江創立之初本不是為了成立一家公司,而是為了完成一個使命:讓教育更簡單、更公平、更快樂。
活動現場,滬江“互+計劃”官網(www.hujia.org)宣告上線。“互+計劃”是滬江2015年推出的支持中小學課程公益項目,通過互聯網學習方式改變傳統教育,實現網絡課程在全國各地的共建共享,目前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的500多所中小學校,21世紀教育研究院、蒲公英教育智庫、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上百家教育相關機構也參與其中。
伏彩瑞表示,“互+計劃”承載了滬江改變教育的夢想,未來將覆蓋至全國34個省份數百萬學生,向所有能通網絡的鄉村學校或教學點提供優質資源鏈接與鄉村教師網絡課程培訓,并形成跨地域聯合教研學習的新模式,讓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滿足不同地區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當天,為滬江提供辦公室綠植服務的園藝師傅繆恒太也走上了舞臺。十多年來,繆恒太跟隨滬江從簡單樸素的居民樓走到寬敞明亮的浦軟大廈,從租一盆花到提供數千盆綠植,從一個人負責養護工作到全家人齊上陣,繆恒太以細心周到的服務贏得滬江認可。
作為“滬江十五周年合作案例”的代表,繆恒太和劍橋大學出版社、招商銀行、四川廣元微校聯盟等國內外組織和機構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滬江故事。“感謝合作伙伴的支持”,伏彩瑞動情地說,“十五年來,最寶貴的就是和滬江一起奮斗的人”。
“我們相信互聯網能改變教育,下個十五年我們依然在路上”,伏彩瑞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