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美國總統|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April Yan
本次分享文由WE《我們》雜志(ID WorldEducation)授權小多童書(ID xiaoduoui)發布,歡迎朋友圈轉發分享,未經作者授權不得轉載。
短短200余年,美國從一個小小的殖民地發展成為世界頭號經濟、軍事強國,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政治體系,到內外政策,都有值得研究和借鑒之處。
作為三軍統帥和行政首腦的美國總統,他的所作所為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可以說是決定性的,甚至遠遠超出對本國政策的影響。因此,歷屆總統從政前的經歷無疑也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
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的思想、眼界、人生觀、價值觀、處理問題的方法都與他的教育背景息息相關,它可以幫助人們判斷候選人是否可以承擔起領導國家的責任。
雖說大學文憑并不是成為美國總統所必須的,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美國總統都非常重視大學教育。
從開國總統華盛頓到剛剛離任的總統奧巴馬,縱觀美國歷屆43位總統(共計44屆,其中第22任和第24任總統是同一人)的教育經歷。可以看到,3/4美國總統至少擁有一個大學學位,這其中還有約1/3的人擁有本科以上的學位。
同時還有更有趣和奇怪的現象——與中國領導人多為理工科出身不同,美國總統,是文科生的天下;超過一半人擁有法律相關的經歷。
鑒于美國大學在美國實行總統制的227年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具體討論這個問題時將美國總統分為三組。
GROUP I
沒獲得過大學學位的總統
這在總統總人數中占到1/4,包括眾多美國建國早期的總統,例如華盛頓、林肯和安德魯·杰克遜。
從左到右依次為George Washington、Abraham Lincoln、Andrew Jackson
杜魯門是最后一位沒有獲得大學學位的總統,也是自20世紀以來的唯一一位。
Harry S. Truman | 圖片來自diyhomeschooler.com
GROUP II
多數19世紀從大學畢業的美國總統
這組人我們算到卡爾文·柯立芝為止。
和今時今日不同,那個時期的美國大學,大多沒有設立專門的專業。大學生多數以文學學士畢業,畢業后從事教員、牧師、律師等職業;少數以理學學士畢業,成為教員或軍人。
大多數以文學學士畢業的美國總統都在畢業后繼續攻讀法律,或從事法律相關的工作。其中幾個在從事法律工作前當過教師和神職人員。
John Calvin Coolidge | 圖片來自網絡
GROUP III
20-21世紀從大學畢業的美國總統
到了20世紀,總統們開始在更專業的領域學習。
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最終都選擇在研究生階段攻讀法律,但有趣的是,大多數民主黨總統(肯尼迪、克林頓、奧巴馬)在本科階段主修的專業是國際事務;而大多數共和黨總統(里根、福特、老布什)主修的是經濟學;歷史是跨越黨派界限的專業(富蘭克林·羅斯福、小布什);艾森豪威爾和卡特總統則畢業于軍事學院。
國際事務專業——依次John Fitzgerald Kennedy、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Barack Obama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經濟學專業——依次Ronald Wilson Reagan、Gerald Rudolph Ford、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歷史專業——依次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George Walker Bush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軍事學院——依次Dwight David Eisenhower、James Earl "Jimmy" Carter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和后期相比,總統的專業選擇在20世紀初會更具多樣性,有新聞(沃倫·蓋瑪利爾·哈定)、有地質學(赫伯特·克拉克·胡佛),還有教學(林登·貝恩斯·約翰遜)。
依次為,新聞專業的Warren Gamaliel Harding、地質學專業的Herbert Clark Hoover、教學專業的Lyndon Baines Johnson |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今年競選美國總統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曾是一位律師,她于1969年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學習;唐納德·川普是一名商人,1966年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就讀。
Election 2016 Team Clinton vs. Team Trump | 圖片來自slideshare.net
近5屆美國總統大學專業
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 經濟學
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經濟學
第42任總統,威廉·杰斐遜·克林頓: 外交學
第43任總統,喬治·沃克·布什: 歷史,后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第44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國際關系和英語文學,后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那么問題來了
為什么美國總統多為文科專業出身?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人們就此進行過不少的分析和猜測。
總的來說,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一個有深厚人文學科背景的領導者,熟知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變革的經驗教訓,更能洞悉微社會現象背后的社會矛盾。在解決社會問題的時候,他們的視野更開闊,能夠對癥下藥,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龍應臺在談論文史哲的重要性時曾經說過——了解文學、接近文學能 “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哲學讓掌有權利的人在思想和歷史的迷宮里得到“啟蒙”,找到出路;歷史讓領導人知道萬物都有特定的起點,學會用比較成熟的、參考系比較廣闊的眼光對事情做出價值判斷。
“
文學與藝術使我們看見現實背面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在這種現實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還有直覺的對「美」的頓悟。美,也是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
掌有權力的人,和我們一樣在迷宮里頭行走,但是權力很容易使他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路,而且還要帶領群眾往前走,而事實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這個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義;他既不清楚來的走的是哪條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發覺自己深處迷宮中,更沒發覺,頭上就有縱橫的星圖。這樣的人,要來領導我們的社會,實在令人害怕。其實,所謂走出思想的迷宮,走出歷史的迷宮,在西方的的歷史里頭,已經有特定的名詞,譬如說,「啟蒙」,十八世紀的啟蒙。所謂啟蒙,不過就是在綠色的迷宮里頭,發覺星空的存在,發出天問,思索出路、走出去。哲學,使我們能藉著星光的照亮,摸索的走出迷宮。
對于任何東西、現象、目題、人、事件、如果不認識它的過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現在到底代表什么意義?不理解它的現在,又何從判斷它的未來?不認識過去,不理解現在,不能判斷未來,你又有什么資格來做我們的「國家領導人」?
事實上,當代國家與社會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面的知識和技能,而人文科學就是研究這些問題的。
不止是美國,歐洲許多國家領導人也是文科生出身。這點與近代中國有些不同。
這是因為,歷史上的中國是一個“重文化、輕技術”的國家,這讓我們在近代科技革命掀起之時,受盡列強欺辱,嘗盡苦楚。建國之后,百廢待興,為了奮起直追,學好數理化、搞好科技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人們普遍投身理工科,各行各業的楷模、高層領導也多為理工科出身。但這些在最新一屆領導人上發生了一些變化。十幾年前,最高層領導人多為工程專業背景;最新一屆政府高層中,近76%的人有政經、法律、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專業背景。
2國外的文科教育,除了對知識點的記憶與掌握,還包含大量的閱讀、寫作,公眾演講和社會實踐等課程,因此文科生在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調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就拿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成為一名律師,基本的職業素養就是出色的口才、靈活的思維、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自從電視辯論出現以來,美國總統的競選者已經越來越依賴于用口才來爭取選民的支持。美國總統的基本修養之一,就是演講,律師的本身特質無疑是他們成為總統的極大優勢。
看看川普和希拉里的PK,律師出身的希拉里可謂占盡了優勢,不僅表現沉穩、回答問題滴水不漏,還利用自己超強辯論術,一步步逼得平時口無遮攔的川普在電視前失態。
國家領導人和企業領導人一樣,不僅要善于與人溝通合作(無論是在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上),建立廣泛的政治人脈,還需要高度的政策敏感度和長遠的戰略眼光,這些都是文科生比較有優勢的地方。
3法學背景的人熟知國家的政策與法規,適應美國民主、法制的需要;經濟學背景的人適應美國保持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地位的需要;國際事務專業的人適應美國外交的需要。
律師出于職業原因,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國家的方針和法律法規,這在崇尚依法治國的美國顯得尤為重要。
曾經有人指出:“當律師擔任公職時,律師可以幫助政府如何守法行事,可以提醒有關負責人如何依法辦事,可以協助政府與民眾如何進行溝通。而律師在擔任百姓代言人時,律師又可以幫助百姓監督政府,可以幫助百姓保護自己的權利,還可以幫助百姓實現自己的權利。律師無論是否擔任公職,都是為了制約權力、平衡權利。沒有他們,美國就不成其為美國。”
律師本身社會地位高,參政意識強,不少人心中懷有正義感和使命感,也是他們最終踏上仕途的原因之一。
同時,美國頂著第一大經濟體的光環,未來的發展勢必需要領導人的經濟頭腦。在全球金融危機頻發的背景下,對商業精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川普就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的商科經歷,并信誓旦旦地稱:”現在的美國需要一個有商業頭腦的人來領導。”
國際事務專業背景的人則符合美國與別國打交道的需要。在美國走向全球舞臺后,美國與世界各國發生過許多利益匯合與沖突。美國熱衷于當世界班長,有國際政治、外交、國際關系專業背景的領導人能幫助國家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和地區政策,以此維持國際秩序和美國世界第一霸主的地位。
因此,近幾屆美國總統學歷背景往經濟學、國際事務等方向變遷,并非偶然和隨機,而是適應了時代發展和治國的需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