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教育必須回應時代要求,更新培養理念,跳出單一、同質化的教育模式,增強以人文底蘊、科學精神、教育情懷、道德情操、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主要內容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滿足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對高層次師資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民族大學副教授李莉娟建議,在“雙減”背景下,要著重提高師范生核心素養。
為強化師范生培養,更好助力“雙減”政策落地,李莉娟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強化“四個回歸”的教育理念。在師范生培養階段應該加大教育情懷、教師職業道德、教師研究能力的培養。二是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將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美學等課程,作為基礎學科增加授課課時。三是持續提高教師待遇,讓更多人志愿從事教師行業。四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地區差距,讓發達地區與西部落后地區之間形成以引導、培育先進教育理念為主的教師培訓常態化機制。五是從政策上支持將地方院校培養的師范畢業生安排到當地中小學任教。
作為教育工作者,李莉娟一直高度關注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2019年,李莉娟偶然接觸到青少年抑郁癥群體,通過對大量社會機構和基層醫療點進行調研之后,2020年全國兩會時提交了“關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查機制的建議”的提案,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回復,并在同年9月發布了將高中生及高校學生抑郁癥篩查納入體檢的通知。2021年全國兩會,針對如何預防抑郁癥向低齡化發展、如何盡快提高社會對于心理疾病的認知、幫助青少年建立社會支持幫助體系,李莉娟提交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措施”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