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無論是2021年的工作回顧,還是2022年的工作安排,貴州都極為重視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省人大代表、凱里市碧波小學校長袁楊美說,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將繼續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021年,以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為核心目標,貴州啟動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位4.4萬個、6.2萬個,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措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天4元提高到5元。
2022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躋身貴州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合理劃分學區、嚴控起始年級新生班額、有序增加學位供給......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和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義務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基礎。”袁楊美說。
在袁楊美看來,落實“雙減”政策是當下小學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要努力工作,刻苦鉆研,研究教材,創新教學技能。同時,也要不斷學習,豐富和更新已有的知識體系。”
課堂之外,學科輔導、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社團活動、拓展訓練……去年以來,貴州各地的小學在立足實際、結合學生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不斷豐富學生課后服務大餐的“菜單”。
家校結合,也是袁楊美關注的重點內容。“在農村地區,由于家長文化程度不高、父母外出務工等原因,家庭教育缺失現象較為普遍,家校之間的緊密程度偏低。教育質量的提高,除了教師之外也離不開家庭的深度參與。”袁楊美表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