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洋房”,著名僑鄉鄉親、澳門恩平同鄉會會長馮活靈去年在恩平專設的“學霸”獎學金就一度 引發爭議。而今年高考,恩平又再次傳言稱只要高考過重本,人人都有錢獎勵,再次引起關注。此外,該獎勵方案中不僅包含現金,還有洋房。目前該企業贊助的首 套“狀元房”已贈給當地理科第一名考生。(6月30日 人民網)
中國有句古話“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對于廣大考生來說,擠過高考獨木橋就意味著命運的改 變,意味著自己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變化。對于那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狀元們,此時正是光耀門楣的時候。對于企業來說,重獎此類高考狀元除了是對狀元 們平時努力的肯定,重獎刺激學子們努力學習,這對拉動本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這種激勵一旦融入了太多的物質獎勵,似乎 也有所不妥。對于高考狀元,我們不應過多地看重物質獎勵,而應側重于對狀元們的精神獎勵。比如,邀請狀元們做經驗介紹,將他們良好的學習經驗傳授給其他學 生都不失為肯定他們成就的一種好方法。
在筆者看來,重獎高考狀元容易使那些高考失利的考生自卑、落寞。其實,對于學生來說,衡量自己的成功的標準絕不僅僅在于高考戰役的勝利,成功道路千萬條,即使高考失利,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實現自己的人生愿景。
其實,對于企業家們來說,他們應該將目光放得更遠些。每年高考結束,我們總會發現許多家境貧困的 學生為著九月份的學費發愁,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和幫助。從這個層面來說,企業們將目光聚焦在這些貧困學子身上的意義更為深遠。作為企業家應該切實擔負起自 己的社會責任,將目光放在普通學生身上,特別是那些家境貧困的學生身上,把愛心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寒門學子,幫助他們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重獎高考狀元有悖教育公平,有悖教育的初衷和本質。我們呼吁:莫以高考論英雄,莫將目光聚焦在狀元們身上,關愛寒門學子,促進教育公平更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