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5年10月29日消息:當下冬春季航班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將視線投向國際市場,試圖在全球航空業分的一杯羹。民航資源網數據顯示,國內21家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近9000班國際航班,同比增長47%。其中非洲、澳洲和美洲市場增幅位列前三。深圳航空、廈門航空等中型航空公司更是以接近50%的增長率持續加大對國際航線的投入,四川航空更是火力全開,增幅達到131%。低成本航空公司也不甘示弱,春秋、吉祥緊跟其后。中國民航的市場競爭已經高度國際化。
然而,國際航線的加密是否能代表國際市場已經打開?國內航空公司的營銷活動在國外又是否掀起了一陣中國熱?這些航線又是否已成為國外旅客來華的首選?帶著這些疑問,編者采訪了多家咨詢機構,得到的答案實在讓人黯然神傷。據理解,今年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都新開了很多歐洲、澳洲、美洲航線,并舉辦了一系列的新機型首飛活動。國內的前期宣傳和后續報道可謂是鋪天蓋地,筆者的朋友圈已多次被刷屏。但就是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人人不知人人不曉的國際航線推廣活動卻鮮見知名外媒報道,新聞搜索來源大都是不知名的小報和中小型垂直類網站;個別活動在線視頻媒體播放覆蓋人數不到3000;多家航空公司在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國外主流社交平臺上建立的賬號粉絲數還不到一萬……面對這些數字上赤裸裸對比,筆者只能感嘆:中國民航國際路漫漫其修遠兮。
自2010年開始,航聯傳播旗下的民航資源網(CARNOC)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民航與媒體交流論壇”。從“與媒體對話”展開,啟發航空公司、機場與媒體的溝通之道;再從“新媒體新變革”說開,強調正確利用新媒體的意義和重要性;又從民航需要“傳播正能量”延伸到共同應對“新挑戰”,收獲“新洞察”。每一屆論壇都是整個行業先進思想的碰撞、方向性的探索和創新性的嘗試。
2015年論壇將升級為民航傳播峰會,企業形象、市場推廣、產品營銷均需要均需要品牌傳播,如何運用好國際化戰略并成功樹立品牌?國外航空公司在踐行什么樣的營銷策略?這些策略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品牌推廣過程中公司的其它部門又該如何配合?今年的民航傳播峰會就將把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放入議程,邀請各航空業實體的品牌宣傳負責人、市場營銷負責人、行業專家學者和資深國內外媒體記者一起深入討論,探索以“四兩撥千斤”之力使品牌傳播影響力最大化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