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招生計劃,我們會看到“工商管理類”、“計算機類”……“一年后分流”等等,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是以同一學科和相近學科專業通識教育為基礎,按照專業類進行招生的形式,是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全國“211工程”院校中大部分已實行按大類招生的模式。
什么是“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是在本科教育中,按專業大類進行招生工作及培養工作。按大類招生方式錄取的學生入校后,大部分院校先期不分專業,按大類統一教學培養,進行通識教育(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和專業基礎教育,經過1—2年(部分院校是一個學期)的基礎培養。
采用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意向和興趣愛好選擇大類專業中包含的專業方向繼續學習;學校依據學生前期學習成績,綜合考慮專業容納情況,在師資等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將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
這種按照學科大類招生和培養學生的辦法,打破了按專業招生的傳統模式,不少高校紛紛采取或正在采取此種模式進行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
除了以“類”命名之外,在高校公布的招生計劃中,有些以XX學院、XX班進行招生的,也是大類培養的一種。比如廈門大學的人文科學試驗班,包含了中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類、哲學和人類學4個專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