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高考還有225天,可現在已經可以關注志愿填報了。
為什么呢?
正所謂考得好不如報的好,高考”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但是報志愿是你又一次的重大選擇關乎你的未來,所以家長和同學們都應無比慎重。報志愿自然要結合考生的興趣愛好,當然也要了解院校和專業的資料信息。其工程浩大,可見一斑。
所以,從現在開始關注志愿填報,已經不早了。
那么現在要做什么呢?
▲▲▲
發掘興趣和潛能
目前,心理學上把高中生的興趣分為9類:喜歡使用工具、喜歡感性創造、喜歡表現自己、喜歡控制和影響別人、喜歡幫助別人、喜歡計劃與細節、喜歡挑戰和冒險、喜歡與人打交道、喜歡鉆研思考。選擇專業時,就要看主導興趣,也就是明顯偏高的興趣,而不要選擇最不感興趣的專業。
1、喜歡使用工具。
簡單地說就是喜歡動手,喜歡操作工具和機器。小時候喜歡擺弄各種小玩意,長大了可能喜歡開車,修理家電,修理自行車。喜歡使用工具的孩子適合選擇醫學中的口腔醫學、生物工程、測繪、化學工藝、工科、地質等專業。
2、喜歡感性創造。
喜歡感性創造的人腦子里總會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他喜歡把這個想法經過具體化的制作,變成一個作品。比如畫畫、插花、攝影、剪紙、寫詩歌、寫文章。喜歡感性創造的孩子適合選擇廣告學、工業設計、時裝設計、園林藝術、建筑學、中文等專業。
3、喜歡表現自己。
表現就是要引人注目,展示自己的特長。其實很多孩子都可能壓抑了這個特點。人們一般都會希望被關注,只是程度不同。表現欲很強的人,不一定總是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和活動。一般來說,喜歡表現自己的孩子適合選擇教育學、新聞、主持、公關、營銷、法律、外語等專業。
4、喜歡控制和影響。
一群小孩中的孩子王一般會有比較高的控制事件和影響別人的欲望。他自己的主見特別堅定,總是想說服別人同意他的觀點。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經濟類專業、社會學、政治學、自動化等多種工科專業或導演、管理學專業等。
5、喜歡幫助別人。
天生一副好心腸,別人遇到困難,他會特別自然地去幫助。這樣的孩子適合醫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
6、喜歡計劃與細節。
有的人愛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非常有計劃,做事特別細致。喜歡計劃和細節的孩子比較適合選擇會計專業、物流、人力資源、測繪、行政管理等專業。
7、喜歡挑戰和冒險。
有的人很喜歡刺激和冒險。他們喜歡面對不確定性,面對各種復雜局面,能夠承受巨大壓力。對一個孩子來說,可能他喜歡參加各種挑戰賽,可能喜歡去獨自旅游。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通信、計算機、營銷、金融、軍事、國際貿易等專業。
8、喜歡與人打交道。
這一點,很多家長可能和外向性格聯系起來,這是不完全一樣的。孩子喜歡看社會新聞。喜歡看人物傳記,喜歡和不同的人交朋友,認識不同性格和愛好的人。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公關、新聞傳媒、中文、管理等專業。
9、喜歡鉆研思考。
喜歡鉆研思考是說喜歡分析和推理,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思考和深度研究。這樣的孩子,不能去做太機械、太事務性的工作,他一定要有機會發揮他的聰明才智。這樣的孩子比較適合學習數學、物理、歷史、哲學、天文等專業。
▲▲▲
必須搞清專業內涵
不少考生望文生義選擇專業,以至于入校后后悔不已。
比如說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從名字上看都很前衛,因為沾上了“信息”二字,似乎就是高科技專業。但在很多高校,這兩個專業其實就是數學和圖書檔案管理學。
另外,有的專業涵蓋面很廣,相同一個專業,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內涵。
比如西南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偏向于“軌道交通”,大連海事大學的“交通運輸”偏向于“航海技術”,二者在學習課程和技能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不僅要了解到某一高校的專業設置情況,也要了解到高校的專業學習的主要內容,怎么區分高校之間相似或相同專業的學習內容呢?
在研究高校專業目錄的時候就發現,經常會出現一些專業名稱極其相近的專業,比如金融學與金融工程、地質學與地質工程等。
盡管專業的名稱高度相似,但是小小的幾個字區別的背后卻是學習內容與就業方向的差異,所以就要求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那么我們該怎么區分這些“貌合神離”的專業呢?
區別的一個關鍵就是一般來說XXX工程專業都是偏重于實際的應用,而XX學專業則偏重于理論的研究。
如金融學與金融工程專業,這兩個專業師出同門,都屬于同根生的經濟學學科門類,專業基礎課大體相同,但是前者偏重于理論研究,后者偏重于實際的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