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識到,如果想改變孩子,首先我要學習如何做一位好母親。在眾多的過來人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中,有兩點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不斷鼓勵、少說多聽。
1. 不斷鼓勵
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太強。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學校已經(jīng)承受了很多壓力,特別是高三的孩子本身就面對巨大壓力,當他回到家,再面對愁眉苦臉的父母不斷地向他施壓,如果他不想崩潰,就只能逃跑了!
想通了,我決定當下極力要做好的就是接受兒子目前的狀況,以目前這個狀況為標準,只要比這個狀況好一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進步,都要鼓勵他。我決定要試一下。
我微笑地聽他為自己辯解。要是以前,我一定會對他的話嗤之以鼻,戳穿他,再加上一句話:"你閱讀理解怎么不說說啊?"
后來,我不斷根據(jù)這個原則,鼓勵、再鼓勵,真的,兒子的態(tài)度越來越積極,信心越來越足,成績穩(wěn)步提升了。
2. 少說多聽
在家長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中,少說多聽是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在高三這個敏感期,這點也非常重要。之前我由于工作太忙,很少注重與兒子的溝通,說過很多錯話,招致兒子反感。
我逐漸意識到要經(jīng)常反思,約束自己的嘴巴,無意義的話不要說,要多多聆聽兒子的。
期中考試后的一天,兒子回來很晚了,但還是忍不住地告訴我,老師表揚他了,物理月考有進步,班級第二、年級第四。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次成績。這要是換作以前,我一定會發(fā)表一通長篇大論,從他的學習態(tài)度講到高考的競爭激烈,直到他索然無味地一聲不吭回房間。但是這次我只是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不停地追問"然后呢"。
兒子熱情來了,他把自己錯的題一道一道分析給我聽,他手里沒有卷子,我看不見他的問題,只是聽他滔滔不絕地說了好久。最后還意猶未盡地對我說,他最后一道大題不會,可那位第一名的同學不僅做對了,還把選做題也做完了。而自己和他比差得太遠了。我安慰他:"那位同學一定是參加競賽的人,站的高,我們還是不比了。"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自己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題做得少,計算不夠熟練,平時對自己要求不高。這種情況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初次領(lǐng)略到了"家長少說多聽"的威力。
高考路上的孩子其實最需要的是愛心和鼓勵,而家長們之所以總是話多,是因為太焦慮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節(jié)選自《和孩子一起高考》
版權(quán)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yè)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