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如何調整心態?經過2個月的暑假,很多學生都處于完全放松狀態,以致在開學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調整。但是,無論你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學生,用于學習的時間都是非常寶貴的,而且高中的知識難度較大,一不用心很容易就會落后于人。因此,如何快速轉入學習狀態,這就成了在學習戰場上勝人一籌的砝碼。本文把新生開學后調整的五大方法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在新的學期取得更大進步。
一、調整生活習慣。
暑假里,同學們熬夜看電視、玩電腦、一覺睡到自然醒,開學前兩天才突擊寫作業……但是,開學了,大家要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就餐時間、學習時間等。逐漸調整到正常的狀態,更要減少看電視和玩游戲的時間,要不開學后遲遲進入不了狀態,早上醒來晚,遲到不說,課堂上會犯困、走神等。趕快使“貓頭鷹”型的學生調整為“百靈鳥”型,盡早開始調整生活習慣,在學校能有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準備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要早早做好準備,可以準備:書包、筆、練習本、作圖工具等,千萬不能在開學后再匆匆忙忙、丟三落四的采購。更謹防開學第一天,和家長們擁擠在文具店,還常常遺漏些許學習用品。還應仔細檢查和整理寒假作業,開學當天就能從容地交上作業,不會出現落了作業題目沒有做或者丟掉作業本的情況了。更要準備好入學通知書,記得檢查通知書是否填寫完整,還有哪些需要做的事情忘記做了,開學前還來得及完成。準備開學的“行當”,為自己創造良好的開學氛圍。
三、制定目標和計劃。
新的學期新的希望,每個同學都希望在新學期里有好的表現。假期開學前,制定切實可行目標和學習計劃,能起到激勵作用。計劃制定好了,還要在新學期內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四、主動學習摸索方法。
第一,學會預習爭主動。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了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聽課,尤其是自學不能夠弄懂的知識,更要注意老師的分析與推理,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預習時,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課文中關鍵知識點、知識結構可圈可點,可作些筆記,這不但能夠加深學習的印象,而且能夠為以后的學習積累資料,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預習的時間和科目可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科應堅持課前預習,這樣,在聽課時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爭取學習主動。
第二,學會聽課保效率。聽課時間是同學們學習的主要時間。聽課效率高,當堂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就多,同學們就有可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做練習時往往能夠得到一種愉快、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習欲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可是部分同學聽課時存在以下幾種不良傾向:一是自以為弄懂了,分神;二是一遇到難點聽不懂,就情緒緊張、煩躁不安;三是不注意聽老師的分析,和老師一起思考,只顧埋頭記筆記。這些都應改正。同學們應做到上課保持集中注意力,與老師一同思考,注意和老師交流,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適當地對一些重點內容作些簡要筆記,課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識,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
第三,學會復習保鞏固。復習是鞏固知識的良好途徑。部分同學的學習往往停留在課堂聽講,課后做練習的簡單模式上,沒有講求科學的復習方法。復習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整理課堂筆記,閱讀教材,背誦重要內容,做練習,與老師、同學相互討論某些問題,歸納知識體系,重點突破某個知識點等都是復習的形式。每個同學都可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科學系統的復習。
五、主動與同學交流。
第一,要用積極主動的態度與班級同學交往。不能夠事事等待別人來關心自己,更不能孤芳自賞。可主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優點、缺點及愛好、性格等,讓他人更快了解自己,從而主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二,主動幫助同學。當別人有困難時,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在學習上、生活上多關心他人。這樣,你就會贏得友誼與快樂。
第三,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班級開展的主題班會、討論課、校內及社區活動、運動會、文娛活動等,不僅要積極參加,而且要盡自己所能,為班級爭光。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進班集體的大好機會,又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能力,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