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高考之前,每個學生都需要靜悟。所謂靜悟,就是自己沉下心來,將原來做過的題仔細思考揣摩,因為語文是一個需要大量理解的學科,所以‘悟’很重要,同時考試的時候,也要讓自己靜心,平常心有助于讀懂題。”威海一中實驗部語文教師張杰說。
看各個地方的新題,是張杰對同學的要求,而答題技巧,則是學校一直重視的問題。張老師表示,語文學科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臨考前,與新型的考試題目混個“臉熟”比較重要,只有不陌生,才能從容應對。如果想快速提高分數,只能在答題技巧方面入手。
審題對于語文來講尤其重要。這里的審題包括讀懂材料,無論文言文還是現代文閱讀,如果你讀不懂材料,就無法回答下面的問題。所以要注重整體閱讀的技巧,因為文章講究“虎頭豹尾”,所以第一段與最后一段往往是體現出作者思想的重要段落,你理解了作者寫文章的意圖,后面的答題自然不會偏離軌跡。至于技巧,也多用于回答主觀問題,比如這句話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達到了什么樣的效果,更好的體現作者怎樣的意圖,像這些答題格式,在臨考前的幾天一定要加強記憶。有些考生反映文言文翻譯很難,這里提醒考生,可以使用連詞造句的方法。把熟悉的詞先翻譯出來,然后寫在紙上,再將這些詞作為關鍵詞,揣摩如何將他們合理的聯系起來,然后完成翻譯題。
關于作文,張老師表示,在作文寫作前,希望考生可以先列一個提綱,知道自己每段都要寫什么,寫多少字很重要。作文紙通常是800字到1000字,如果超過了1000字,需要加紙,并且耽誤時間,所以一定要控制內容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