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始作俑者
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成語是“始作俑者”[shǐ zuò yǒng zhě] 。
它的字面意思是“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者。
為什么制作俑是一種惡劣的風氣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詞的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當年孟子去見梁惠王,和后者說起治國之道的時候提起了他的前輩孔子說過的一句話:“那些一開始用制作俑來陪葬的人,怕是要絕子絕孫沒有后代了吧!”就這么一句話,可以看出孔子是有多討厭用俑人來陪葬。
按理說,比起用活人陪葬,用木制或者陶制的俑人來陪葬不已經(jīng)是一種進步了么?秦始皇不還弄了一大堆兵馬俑嘛,看來也沒什么問題啊?現(xiàn)在還留下了一個不錯的旅游景點呢。
孔子的看法是,這俑人做得實在是太像人了,用它們來陪葬和用活人陪葬實在是沒有什么不同。在關(guān)于孔子的觀點問題,學術(shù)界也有一定的爭議,有一派說法認為,孔子之所以不喜歡用精致的俑人代替活人陪葬,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一直堅持恢復周禮的觀點。因為在周朝一度禁止使用活人陪葬,而是改用稻草扎成的草人,孔子認為使用草人陪葬才是正確的做法,用俑人則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風氣。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已經(jīng)無從考證孔子的真正想法了,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現(xiàn)代的社會里面,這個詞是一個貶義詞,總是用來形容那些最開始做壞事的人,大家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情感。
版權(quán)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yè)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