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熱度排名全國第20名
——
南昌大學
“文理工醫滲透、學研產用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為211工程重點大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學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并且擁有首批十一所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的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參與成立“中西部高校聯盟”。
師資介紹:
教職工4521人(其中專任教師2662人,正副教授1443人),其中“雙聘”院士4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人。涌現了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鄒德鳳、全國模范教師石秋杰等一批崇尚師德、愛崗敬業的典型。
學科優勢:
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8個學術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學術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設有5所附屬醫院,共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校化學、臨床醫學、農業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為主)、工程學4個學科進入美國ESI排名前1%。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實現了江西省“全國百篇優博”零的突破。在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列全國同類學科第4名。
科研平臺: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個江西省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項(位列全國申報單位第30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2項(位列全國高校第36名),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
零點高三語:
保研率很高,小編的大愛!水好,湖美,樹青秀!環境好啊,肯定是比咱們這個整天霧霾的成都好(不過為了吃,小編還是果斷選成都)!硬件設施很好,學習氛圍也很不錯。據說比較好的專業是新聞傳媒、食品工程和材料,另外信息工程學院的自動化系就業率非常高。外界知名度可能不高,但性價比確實高,低分考生想讀211的一個很好選擇!
江西師范大學
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中國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江西省2011計劃”高校。學校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于一體,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2011年,學校就業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1、師資介紹
學校共有在編教職工29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700余人,博士(含在讀)774人。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17.88%;擁有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5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75.82%。有中科院院士3人(雙聘),國家“千人計劃”人選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者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14人。
2、學科優勢
現有1個學科(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的,4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2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3、科研平臺
學校現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6個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個省工程實驗室,11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省級軟件科學(高校工程、實驗示范)技術中心。
零點高三語
貌似名氣比上面的南昌大學還大一些。但因為文科類師范院校,所以有一定限制,但軟件這方面在江西貌似也不錯!漢語言文學和心理學是專業王牌,全國排名都很可觀!所以本校果斷男生福利,一眼望去全是佳人!就缺你這個才子了!
景德鎮陶瓷大學
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鎮,是中國唯一以陶瓷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等學校。曾隸屬于原國家輕工部,1998年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是29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中國首批自主招收藝術類本科生和有資格招收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攻讀碩士、學士學位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師資介紹
現有專任教師802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數450人、博士202人,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類國家級藝術大師26人,各類省級專家人才近200人。
學科優勢
學校設有46個本科專業,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覆蓋了工學、藝術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學校在學科專業設置上,注重藝工并重、藝工商交融,突出“設計藝術和陶瓷工程”優勢,擁有省級重點學科5個(其中省高水平學科2個),構建形成了“藝術設計與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與機電、陶瓷經濟與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學科群,精心培養從陶瓷材料、產品設計到管理的全產業鏈高水平專門人才。
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設計學排名全國第6位、美術學排名第9位、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第16位,學科特色優勢顯著。2016年,“設計學”成為江西省高校學科聯盟首批牽頭學科。學校現有本科專業中的藝術學科門類專業在招生中列入提前批錄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個特色專業在招生中列入一本錄取。
科研平臺
擁有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首個)、陶瓷新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和綠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全國陶瓷文獻信息中心、國家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25個省部級科研服務平臺(其中連續四年獲批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以及一批國家級專業協會和機構常駐學校,形成了全方位依托并服務陶瓷產業發展的完整支撐體系,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標志性成果,制定、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20余項,200余項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生產力,推動了我國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科技進步。
零點高三語
江西最出名的大學,沒有之一。全國唯一一所以陶瓷為主的高等院校,且如今學院也順利升大學了。材料和藝術類專業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很不錯,喜歡陶瓷或者材料的可以多考慮下,小編也很喜歡拉胚玩啊!一手的觀音土,可萌可萌了!
江西財經大學
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農、教育、哲學、歷史、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1、師資介紹
現有教職工2275人,專任教師1599人,其中有教授257人、副教授469人;博士511人;外教38人;博士生導師92人;碩士生導師48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4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全國“百千萬工程”人才2人,全國專業學位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9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3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師44人,江西省教學名師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等擔任我校顧問;國內外330余名著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2、學科優勢
5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8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2個本科專業;1998年獲批江西省首家MBA辦學權,2009年獲批江西省首家EMBA辦學權;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業經濟學)、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政學、法學),有3個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學科、7個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3個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碩士點。
3、科研平臺
8個獨立設置科研機構,4個省協同創新中心,7個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個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中澳亞太資本市場、現代商務研究中心、創新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江西生態法律研究中心等與學院合署或掛靠學院的科研機構。
零點高三語
財經類高校中排名還可以,據說大概能排第7樣子,特別是工商管理類,會計也很熱門,金融也很不錯。學習氛圍很好,圖書館經常爆滿。該校學子在廣東江西福建比較吃香,打算在這幾個省發展的,可以多參考參考!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并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寶鋼教育獎評審高校;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鋼鐵工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師資介紹
現有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共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萬人計劃”創業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全國模范(優秀)教師60余人;江西省教學名師、“井岡學者”特聘教授、省部級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井岡之星”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和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近200人;正副教授52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270余人。學校還聘請了張文海、嚴純華、賴遠明、左鐵鏞、古德生、周堯和、邱定蕃、孫傳堯等院士和13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的兼職或客座教授,并聘有10多名外籍教師在校常年任教。
學科優勢
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離子型稀土資源開發利用”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68個本科專業(其中54個專業在全國26個省份一本招生,10個省份全一本招生),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是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會計碩士、翻譯碩士培養單位。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3 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6 個、江西省特色專業19 個、江西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6 個、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 個。
科研平臺
擁有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離子型稀土資源開發及應用省部共建教育部實驗室、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一批國家科研平臺、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還有3個省“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1個海智計劃工作站,1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級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5個實驗中心和249個校內外實習基地。
零點高三語
原名江西冶金學院,所以果斷的冶金類和礦業類很不錯。學校小,但教學質量優,學習氛圍濃厚。圖書館很不錯,據說是全國38名。
江西農業大學
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1962年開展研究生教育,是江西省最早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高等學府,擁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農業部、林業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支持的省部共建高校,江西省核心建設的四所重點大學之一。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2011計劃”,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科技部決定聯合開展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高校。2015年,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1、師資介紹
現有在職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占教師總數的80%。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有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4人。有“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等國家級創新團隊,江西省優勢科技創新團隊4個,江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
2、學科優勢
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3個江西省高水平學科,7個省級重點學科。有1個國家二類特色專業,4個國家一類特色專業,19個省級特色專業。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唯一的外籍博士后。
3、科研平臺
擁有江西省唯一獨立組建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建有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高水平實驗室(工程中心);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軟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能力建設,作為核心協同單位組建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獲批認定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擁有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零點高三語
一本類院校,學校大,環境不錯,師生氛圍好,以園林和農學見長。學生比較淳樸,適合靜下心來學習。
東華理工大學
原核工業部第一直屬高校,是一所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江西省2011計劃”工程高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土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高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師資介紹
學校由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擔任名譽校長,現有教職員工2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擁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井岡學者"等在內的一批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
學科優勢
擁有7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其中1個國防緊缺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江西省高水平一級學科;有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并具有同等學歷人員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現有68個本科專業,其中5個國家管理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防軍工專業、1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國防緊缺專業、14個江西省品牌專業。學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科研平臺
擁有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質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放射性地質與勘探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國際原子能機構參比實驗室等多個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學術聯系。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鈾礦地質、同位素水文學高級培訓中心,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和"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