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陳向東在公開場合預測未來教育的五“多”趨勢,這些趨勢也正好他當下擁抱互聯網,創辦“跟誰學”的基本思路。
第一,個體明星老師越來越多;
YY教育這類平臺產品掀起的和傳統教育機構的口水戰漸漸平息,最終獲益的是在平臺上活躍的老師們。曾埋身在各教育機構的老師,通過平臺產品實現了自己價值的最大化,比如邢帥。不少名利雙收的案例,讓很多老師對“個體戶”這個身份躍躍欲試。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平臺做大需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挖掘優秀老師,并動用大量資源造星是產品需求。因而,互聯網的介入,首先打破了教育管理邊界,給老師更多發揮的空間。
第二,小而美的特色小機構越來越多;
無國界探索讓中國的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單一的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追求個性化教育的家長的需求。市場需求,促使探索性教育機構越來越多。國際教育、文化私塾,以及懷抱著各種新教育理念的機構順勢興起,滿足精英家長對小而美的教育模式的渴望,比如孫瑞雪幼兒園、培德書院、UWC等。
小而美的教育機構因為獨特性和不菲的收費,注定了不會規模化發展,但是他們本身也有品牌需求,如何能獲取到最適合的生源是這類機構面臨的問題。
第三,基于測試課程服務等類型的軟件越來越多;
在線教育產品的用戶粘性來源于學習效果,而有效的學習效果來源于“跟蹤”。而跟蹤需要定期的返回用戶的學習效果。測試是互聯網學習不可跨越的環節,基于測試課程服務等類型的軟件越來越多。有一些在線語培和K12在自己的課程體系中開始認識到這個環節的重要性,并用測試來重新構造產品價值,比如新東方在線課程現在摸索的知心系統,就會按章節測試,反饋學習效果并為用戶進一步選擇課程。獨立于機構的測試產品也會成為未來在線教育的重要分支。
測試產品要求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但是需要背靠海量題庫資源,這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畢竟在教育內的領域眾多,數據的積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第四,社區化細分機構越來越多;
翻轉課堂是在線教育O2O探索的最多的一種模式,而這種模式很適合小班教學。以國內比較早提出這個概念的阿帕圖舉例,他們的運作模式主要是一對幾的線下答疑模式。統一的教材和在線管理,不需要傳統機構必須的大規模場地,通過每個社區的某位老師為單位組成小班教學。
現在在社區周邊的教育機構,以幼兒園、親子班、早教和幼兒藝術類教育為主,還未被深入挖掘,隨著在線教育發展,未來輕型的社區教育連鎖機構勢必也來越多。
第五,校區租賃模式的機構越來越多。
從跟誰學現在的網站構造來看,主要功能是搜索和評價,意在搭建最豐富的老師資源庫,因而覆蓋了不少現在看起來還算冷門的素質教育資源,都是陳向東從這個五個趨勢出發,為贏在教育未來鋪墊道路。
教育行業,無論是否依托于互聯網,都需要時間培養,在線教育燒錢眾所周知,不知道“跟誰學”是否能堅持到“下一個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