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大“紅牌專業變金獎專業”證實需客觀看待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道,“大學生就業排行,第一名是建筑,物理學墊底。”——昨日,第三方教育咨詢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經過調查發布《2014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
該排名旋即在網上引發熱議,有教育界人士擔憂該排行榜可能會誤導學生更多選擇實用專業、不愿做研究。上海師范大學則從其“被亮紅牌的專業變成金獎專業”作例說明,對各類排名需客觀看待。
理科畢業生“完勝”
麥可思研究院介紹,從數據統計來看,學建筑無疑是有“前途”和“錢景”的,因為無論是就業滿意度、就業率還是畢業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相較之下,建筑學成為了今年大學生就業的“第一綠牌”專業。
調查顯示,2013屆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個主要本科專業中,建筑學以畢業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學、軟件工程、城市規劃等專業,它們都超過了4000元。全國本科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3560元。而收入最低的十大專業中,學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畢業三年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平均月收入可達8275元,排名第一。排名前十的專業有8個是理科背景,只有第七名和第八名的金融學和日語會招文科生。排名最低的十大專業中,體育教育以4413元平均月收入排名最低,這個收入遠低于5962元的全國平均水平。
在薪資漲幅方面,從畢業后半年到畢業后三年,薪資漲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類專業學生,從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漲到7038元,漲幅比例高達136%。
同樣,漲幅最快的10個本科專業中,有9個是理科。
曾經的熱門成紅牌專業
就業率較低的前10個本科專業就業率均低于90%,這些專業以基礎學科居多。其中,物理學專業以85.3%的就業率排名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熱的法學、動畫學以及藝術類的音樂表演專業,此次都入圍了就業率最低的十大本科專業。調查顯示,動畫學專業以40%的半年內離職率成為最容易離職的本科專業。而從畢業三年內轉換職業的職業轉換率來看,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學生最愛“轉行”,職業轉換率高達45%。
所謂紅牌專業,是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
2014年度本科紅牌專業包括:生物科學與工程、法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動畫、美術學、藝術設計、體育教育。
“用優秀成績來翻身”
對于麥可思研究院的調查,很多高校和大學生表示,調查反映了總體趨勢,但也并非完全準確。學生選擇專業和高校進行專業設置并不能完全依照這一統計結果,所謂的紅牌專業,只要堅持特色,仍然能夠逆襲。
比如,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的動畫專業就從預警專業成為了獲得過金獎的專業。“我頂著開設預警專業的巨大壓力開設了動畫專業,在申報專業時,被很多的專家潑冷水。”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院長趙炳翔教授說,是第一批學生用優秀成績證明,哪怕是受到紅牌警告的專業,也能成功翻身。
在2014年“廈門第七屆國際動漫節”上,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動畫專業選送的參賽作品——水墨動畫短片《三岔口》,戰勝眾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榮獲動畫短片金獎。
對學生培養不足成軟肋
趙炳翔分析,將“預警專業”辦成“金獎專業”,上師大動畫專業的“逆襲”在于三點:師資力量強、把握特色定位、注重實踐。
目前全國有600多所高校開設動畫專業,幾年前一哄而上,導致動畫專業成為預警專業,這幾年已經有一些高校停止招收動畫專業。
動畫專業被預警受到紅牌警告,業內人士分析,一些專業院校在不具備足夠的辦學資質、辦學特色和師資力量的情況下就開設相關專業,是造成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有的動畫專業,老師自己也沒有做過動漫。一些學生通過校企合作去動畫公司培訓了一段時間后,老師也要來問學生,這個東西是怎么做的。
另一方面,動畫專業對于學生有非常高的實踐能力要求。動畫專業失業率高并非沒有市場,而是因為人才培養不足。
從2004年到2010年,中國國產動畫時長從2.2萬分鐘飆升到了22萬分鐘,2011年動漫產業產值已達600億元,四年間創造了58.25%的平均增速。
動畫專業對于實驗室、教學專業水平的要求非常高,許多高校還達不到要求。趙炳翔教授說:“現在許多高校已經不招動畫專業了,因為動畫專業要求高,一個實驗室至少要上百萬元的投入。”
“在傳統文化中,走出自己的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走出特色之路最重要。”趙炳翔要求動畫專業必須緊密與一線行業接軌,一邊探索一邊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