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科一批次模擬投檔工作的進行,電話、微信咨詢又漸漸多了起來,由于家長和考生對模擬投檔的不了解,對高考填報知識的欠缺,使得此時的家長、考生不停地對我說:老師,模擬投檔......把我全弄亂了~
下面我來歸納、列舉、分析一下家長亂了的這些問題:
問題一:考生A的分數正好處于某校的壓線,一模投檔后,差了一分,二模投檔時,又調整了分數,剛剛壓線……此時家長的擔心來了,如果壓線進入該院校,有可能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那該怎么辦?能不能放棄該院校,選擇下一個志愿院校?
曾老師觀點:通常此類情況,都是在志愿填報時,選擇的“沖”的院校中遇到的,既然是“沖”的院校,那么在填報的時候,就應該已經考慮到,考生是壓線進入該院校,挑選專業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考生接受不了該院校的可能被調劑到志愿,就應該在填報的時候放棄該院校而選擇其他院校,而不是在這時候;并且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如果被該院校錄取了,考生檔案是無法進入下一個志愿院校的,如果考生在該院校志愿填報時,為了防止專業被調劑而選擇了專業不服從調劑,那么考生將要面對的不是下一個志愿院校,而是下一個批次院校的錄取了。
問題二:考生B在模擬投檔中觀察到,被某院校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說肯定被該院校錄取了,但是由于該院校在考生B所在地市的知名度不高,家長希望我能夠勸孩子復讀,明年考入一所在別人心目中知名度較高的院校。
曾老師觀點:由于我國高校眾多,并不是所有院校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就985、211院校而言,也不一定個個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為了家長的面子,而勸孩子復讀是非常不可取的,更何況考生B可能被錄取的這所院校,不僅是211院校,而且報考專業的排名也是在全國專業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如此的好專業、好院校,就只是因為別人的不熟知而讓孩子復讀,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如果家長要考慮院校的牌子、名氣,完全可以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修正填報方案,將高校的選擇放在那些“別人”認可的高校上,而弱化對考生未來的打算。在我今年的服務對象中,就有一對這樣的家長,孩子考分屬于一批次的中分段,在整個服務過程中,家長唯一的要求就是填報的院校必須是他們那里大家耳熟能詳的院校,不能報他們當地人沒聽過的,否則他們會以為孩子上了個民辦院校,以后回去他們不好給孩子安排工作…….為此,我不得不弱化孩子的專業方向、未來道路,而選擇“他們當地人耳熟能詳”的院校,在分數沒有太多優勢的情況下,這將是一個怎么的填報?這是一對多么自私、無知的家長!
問題三:小明的高考成績高于小強,可是小明的C志愿院校西北大學卻是小強的A志愿院校,看了模擬投檔的結果,他們倆都有可能被西北大學錄取,此時小強得意的對小明說,西北大學一定會先錄取他,因為他第一志愿就報了西北大學,然后有名額了才會錄取小明!這下子,小明媽媽著急了,趕緊給我打電話~
曾老師觀點:平行志愿的錄取原則是分數優先,也就是說按照分數高低排名后依次進行投檔。既然小明的分數高于小強,那么投檔的時候,必然是先投小明的檔案,按照小明志愿院校的順序A、B、C、D、E、F依次進行投檔,如果小明沒有被A、B院校錄取,并且他的成績也達到了C志愿西北大學的要求,那么先被西北大學錄取的一定是小明,而不會是小強,等到小明投檔結束了,并且小明與小強之間的所有同學的檔案都投檔結束了,才會投遞小強的檔案,此時,如果小強滿足西北大學的要求,并且西北大學還沒有錄滿,那么由于西北大學是小強的A志愿,所以此時小強的檔案才會投入到西北大學,他才有可能被西北大學錄取。
如今,2016年的高考志愿一批次、二批次的填報已經結束,錄取已經開始,從很大程度上講,不論是選擇的錯與對,都已經沒有后悔藥可吃了,三批次的填報還未開始,所以還沒有做功課的家長、考生一定要抓緊最后時間,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不要因為選擇不當而后悔。
前段時間,有位家長找我,告訴我考生成績后,讓我隨便給點幾所三本院校,我給他解釋了半天不可以這樣草率對待,因為孩子資質不錯,建議他選擇給孩子做完專業定位后,再選擇院校,可是家長卻拋下這樣一句話:他都考成這樣了,他對得起這些年我給他花的錢嗎?現在我還要給他花錢報志愿,隨便找個學校上就可以了,我已經對得起他了!
高考志愿填報是關系到孩子未來、甚至是家庭未來發展的大規劃的一部分,是一項系統工程,特別是對于三本或高職專科的孩子,選擇適合孩子的專業和院校,就相當于使他掌握了一門手藝,學會了一門技術,他今后就在社會上有了立足之本,而不至于整日游手好閑,混社會……
我們不希望孩子成為啃老族,孩子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啃老族,可是當我們埋怨孩子的同時,我們可曾想過,反思過,自己是否是位合格的、對孩子負責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