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華師“繼承光榮傳統 堅守育人初心”
黨史校史系列宣講活動首場報告
在石牌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
現場260余名師生代表
共同探尋學校紅色足跡
感悟紅色精神
匯聚前行力量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學校黨委積極響應中央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開展包括講黨課、主題宣講在內的各類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要求,精心策劃了“繼承光榮傳統 堅守育人初心”黨史校史系列宣講活動。通過挖掘校史、校歌、校訓、校友中的紅色元素、紅色基因、紅色精神等,聚焦“華師人故事”,講好“華師發展史”,激勵全校師生把愛黨愛國愛校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立足本職崗位作貢獻。

4月15日,“繼承光榮傳統 堅守育人初心”黨史校史系列宣講活動舉行首場報告,校黨委書記朱孔軍以“繼承光榮傳統,堅守初心使命,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師范大學”為主題開講。這是朱孔軍為學校師生講授的一次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課,同時也是春季學期思政第一課。全體黨員校領導,機關部處、各二級單位黨政正職,輔導員、教工黨支部書記代表,“三班兩營一隊”、入黨積極分子等一批學生代表共260余人參加學習。
繼承光榮傳統 堅守初心使命
在報告中,朱孔軍帶領大家回顧學校黨的發展歷程。建校88年來,學校黨組織經歷了初創、發展、壯大和新時期四個階段。在新時期,學校黨委秉承“抓黨建、促發展、創品牌、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大力實施黨建“六項工程”,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為學校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朱孔軍總結指出,華師歷經88年的蘊蓄和積淀,形成了寶貴的華師紅色精神——對黨忠誠、復興民族的堅定信念,堪充師表、修己立人的教育情懷,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是品格,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他指出,華師紅色精神為新時代華師人提供了豐厚滋養。立足新發展階段,學校將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大力推進內涵發展,加快“教師教育優勢突出的創新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

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朱孔軍寄語華師師生,要做到“學史明理,感悟思想偉力”、“學史增信,堅定理想信念”、“學史崇德,賡續精神血脈”、“學史力行,擔當時代使命”,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學校事業發展緊密結合,在投身偉大復興中國夢、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師范大學的生動實踐中實現個人價值。“只要我們牢記初心使命、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情懷,不負韶華,只爭朝夕,苦干實干,就一定會順利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創造華南師范大學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報告會的最后,朱孔軍表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在于跟學生在一起,學生始終是我們心底的陽光。如果對學生關心不到位,就是我們的失職。”

本次宣講活動由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呂美榮主持。她指出,接下來,學校黨史學習教育還有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各二級黨組織要根據學校的要求,扎實推進“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她希望全體師生黨員提高認識,用黨的優良作風匯聚力量、提振精神,堅定信心跟黨走;堅定信念,用黨的光輝歷史觀照現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建功立業,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報告會結束后
朱孔軍與學生代表
進行了熱烈交流
為他們答疑解惑
傾聽學生心聲,真誠答疑解惑

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師范)專業2018級本科生劉浩廉:“聽完您的講授,我們感觸很深。很難得有機會像今天這樣系統深入地去學習我們校史的紅色基因,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黨史校史的魅力。我想請教一下我們學校有哪些校史黨史學習教育的平臺資源或者活動推薦?”

朱孔軍表示:“華師有非常好的辦學傳統和非常光輝燦爛的歷史,接下來我們會積極推進校史館的建設。圖書館三樓的黨員學習空間建設得非常好,發動廣大校友的力量捐贈設備,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發揮華師教育技術學的重點學科優勢,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面把學校校史黨史展示出來。黨員學習空間建成以來,很多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學們也可以預約開展支部活動。另外,我們有華南師范大學學習強國號、華師理論網平臺,每天都會發布學習資源。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的黨史微課程100集、校史文化研究中心開展的校史文化宣講活動、歷史文化學院舉行的‘百年黨史百圖展’系列展覽等等,都是我們非常有特色的學習教育活動,大家都可以關注和參加。”
此外,朱孔軍希望:“各個學院發揮學科優勢,搭建好學習平臺,把華師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推進,把它做得更好,做出特色和影響。我始終認為這應該是我們自覺的行動、內化的力量。回顧歷史可以感受內心的震撼,春節期間我找時間看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我認真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多次感動得掉眼淚。那段歷史如果被記住了,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業2020級博士生呂璐璐:“我是博士宣講團的一名成員,三年前我作為卓越班的學員聽了您的思政第一課,您當時圍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學校整體發展的講解讓我感觸非常深,剛剛聽完您對校史和紅色精神的講授,作為華師的一名學生,我感到非常驕傲,我也希望可以盡己所能地通過理論宣講為學校為國家做貢獻。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和宣講團成員,請問我在學業和宣講活動中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呢?”

朱孔軍表示:“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做研究和搞宣講是不矛盾的,恰恰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相支持的,因為在宣講過程中要回答一些具體的問題,我們能不能從理論上給大家解釋好,能不能用通俗的語言把它說清楚,讓更多人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這個就很重要。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的文章,里面沒有故弄玄虛的概念、定義、范疇、范式,但是文風特別樸實,能夠把道理講得非常清楚,這就是深厚的學術功底。我希望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和學生也能夠堅持這樣一種良好的文風和作風。”
朱孔軍希望:“同學們要珍惜在學校的學習生涯,依托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優勢,把握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的良好契機,成為一個出色的馬克思主義學科研究者和實踐者。今后無論是當老師、做學問,還是做其他工作,我相信你們都會游刃有余、大有作為。我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充滿信心,我對老師和同學們充滿信心。”

在宣講活動結束后
我們采訪了幾位師生
感受他們的熱情與初心
見證他們的使命與擔當
立足本職崗位作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胡國勝入黨至今已經15年了。華師黨組織踐行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歷史讓他深受觸動。他認為學習黨史一定要堅持正確的黨史觀,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自覺擔負起高校“四個服務”的光榮使命。此外,他希望將此次活動的內容和精神帶回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帶領黨員同志一起探尋華師黨組織的足跡,傳承并發揚其中的成功經驗,“主動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民族復興大任。”

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的教師張準今年即將迎來他黨員生涯的第二十年。報告會上,那些感人的故事與優秀的前輩,讓他重拾了“師范”的初心,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事業。作為華師教育機器人研發的指導教師,張準深感自己更應發揚好華師特色與華師精神,在教育科技創新與義務教育革新的事業中繼續奉獻自我。“培養好我們的大學生,再讓成果下沉到基層與義務教育,在教育領域實現更大作為。”

作為有十余年黨齡的黨員,歷史文化學院2020級輔導員陳啟萍表示,此次活動帶領聽眾走進歷史現場,讓她深刻地體會到華師人對黨忠誠、修己立人、追求真理、艱苦奮斗的堅定信念與教育情懷。為進一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歷史文化學院結合師范特色,開辦多項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包括“百年黨史百圖展”系列展覽等。未來,她將繼續引領學生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心理學院2017級學生李林昕在去年成為了正式黨員。他表示,這場活動使他更深入了解了學校以及學院的歷史,從中體會到華師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擔當的精神。作為一名黨員和“思政人才”專項的學生,他會更加身體力行地積極參與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修己立人”。同時,他也會組織好黨史學習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愛校教育相結合,帶動黨員、團員學習黨史校史,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2019級學生郭淇是一名黨員發展對象。通過這場活動,她進一步了解了校史,更在代代華師師生奮斗的時間線中體會到了他們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郭淇表示,除了加強思想與知識的武裝、筑牢正確價值體系,學習黨史還為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啟發與靈感。作為文學院團委赤壇子宣講團副團長,她將努力使線上宣傳與線下宣講相結合,帶領團員們推出有關百年黨建的系列視頻,更廣泛地向大眾傳播黨史與校史,傳承紅色基因。

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2018級學生張彩云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黨課中,張彩云深入學習了黨史和校史,感受到了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傳承,她把為社會主義事業奉獻終身的華師前輩們視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并堅定地表示,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身為環境學院的學子,應該努力提高專業素養,為國家環保事業貢獻力量。”在工作方面,擔任兼職班主任的張彩云,與低年級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充分發揮了朋輩幫扶的作用。目前,早日成為共產黨員,是張彩云最大的心愿。
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推進
希望全校師生把愛黨愛國愛校
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
堅守初心使命
以優異成績慶祝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