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事先約定,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和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這兩位著名科學家在2013年開學典禮上的寄語,都是寓警示于祝福。
9月8日,在南開大學2013級新生開學典禮上,龔克校長向3308名本科生、3146名碩士生、843名博士生和551名留學生透露了一個數字:2013年夏天剛剛從南開走出的上一屆3077名本科生中,有118人沒能如期獲得學位,盡管他們曾是高考中的佼佼者。
龔克語重心長地對新生說,這些同學沒有獲得學位的原因不同:有的因為未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未能掌握好學習的強度和節奏;有的未能抵住各種誘惑,沒有在基本學習年限達到學習要求;甚至還有極少數人因為作弊受到校紀的處分。他希望所有新生進入大學后要“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掉以輕心。同時希望他們謹記一點,“學風是學生的生命線”。
無獨有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該校近700名研究生新生上的開學第一課,也談到了學術誠信問題。在這場主題原本是“中醫藥發展機遇”的課堂上,張伯禮引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在大連視察期間提出的領導干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不越界”的要求,并對學生們說,習總書記的講話雖是對領導干部的要求,但也同樣適合研究生。大家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誠信是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實事求是,不作弊、不抄襲、不做假,堅決杜絕學術不端的行為。他希望同學們秉承“進德修業,繼承創新”的校訓,始終將道德修養放到首位,肩負起歷史責任,傳承好祖國傳統醫學。
在開學典禮上,龔克還跟學生們分享了對“志向”的思考。他從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講起,勉勵同學們樹立“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和“公”之襟懷,克己奉公、誠實守信、維護公益、做事公允。如南開創始校長張伯苓所說,“負責任,肯犧牲,沒有名利之思,不作意氣之爭,什么事都以國家為前提”,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榜樣,在偉大事業中實現個人價值。
龔克說,大學不是中學的簡單延續,“成年”意味著自覺、自主和自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的是“修身為本”。這種自覺意識應是畢生的追求。有這樣的自覺,才能止于“至善”,不是止于“分數”而陷入應試學習的誤區,也不是止于“謀職”而陷入另一種應試誤區,不是止于“SCI論文”或“核心期刊”而能真正致力于學術的研究創新,不是止于“學位”而是自覺地追求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他寄語新生們能夠承受和克服各種困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失敗”,真正享受到大學生活的美好和愉悅,歷練出優容雅量和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