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成立大會、首個全國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北京學校舉行。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首個全國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學校)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與北京學校共同建設,旨在通過學校低碳教育培養全民低碳意識,共同打造低碳社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家彬,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低碳經濟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研究員朱良旗,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執行秘書長李鵬,乒乓球世界冠軍、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牛劍鋒,跆拳道奧運冠軍陳中,新時代基層黨建智庫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現場。
北京學校黨委書記劉錦震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北京學校自建設以來積極響應國家低碳節能環保的號召,著力打造低碳校園的積極嘗試。今后學校將充分依托基地建設,與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密切合作,在低碳和信息化改造、低碳科普教材建設、學生低碳行為教育及校園低碳宣傳活動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和推進有關工作。
國務院研究室中國政策專家庫成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執行秘書長李鵬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必須從基礎抓起,用釘釘子精神切實補齊中國低碳教育這一短板。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和全國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作為青少年低碳教育的實踐者,旨在探索低碳發展與義務教育相結合的路徑,將緊緊圍繞人才培養和關鍵技術研究應用等開展有關工作。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低碳經濟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研究員朱良旗宣讀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十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主席郭樹言發來的書面致辭。江必新委員在致辭中提到,全國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的成立恰逢其時,一方面為我國發展低碳教育事業和科普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另一方面也為北京特別是副中心加快低碳城市建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埋下希望的種子。依托北京學校低碳教育基地的建設,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實現“低碳學校—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建立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