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起,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統一考試(下稱:春季高考)開始填報志愿。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惠州有7800多人報名春季高考,在考生群體中,既有中職、技工院校學生,也有普通高中學生。對他們而言,通過春季高考這條“賽道”,不僅多一次升學機會,而且通過努力一樣可以圓升學夢、大學夢。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謝志清
近3年每年報考人數均超7000人
目前廣東省春季高考共有5種招生類型,分別是高職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招生錄取(下稱“依學考”);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統一考試招生(下稱“3+證書”考試招生);高職院校自主招生;面向初中畢業生的中高職貫通五年一貫制;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
其中,中職(技工)學生以參加“3+證書”考試為主,考生需參加全省統一文化科目考試,包括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自2018年起,廣東在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試點工作(下稱“中職升本科”)。“中職升本科”試點的升學考試,納入春季進行的“3+證書”考試。根據相關要求,參加“3+證書”考試本科層次錄取的考生還需參加招生院校自行組織的職業技能測試。
近年來,有不少普高學生也加入到了春季高考的隊伍,通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沖擊優質高職院校或本科高校,來自惠州某高中學校的秦雨(化名)便是其中之一。“和爸媽商量,還是決定參加春季高考,按自己目前的學習成績,6月參加高考估計只能上個民辦本科,不如去沖一下好的公辦高職。”秦同學告訴記者,自己的求學目的地首選省內,參加春季高考招生不僅能提前鎖定好學校,還可以當成夏季高考的“練兵”,就算沒有被錄取,也為自己增加一次選擇的機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廣東省的要求和安排,雖然報考春季高考招生并被高職(專科)層次錄取的考生,可參加夏季高考本科層次招生錄取,但這類考生將不能參加高職(專科)層次的招生錄取,也不能參加其他類型的高職招生錄取。被夏季高考本科院校錄取的考生,將取消其春季高考招生錄取資格。報考春季高考被本科層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夏季高考和其他形式的招生錄取。
記者從惠州市教育考試中心了解到,近三年,每年的報考人數在7000—8000人之間。該中心招生考試科負責人黃勁斌介紹,廣東省要求省內高職院校75%以上的招生計劃放在春季高考招生,對于目標是高職院校的考生來說,春季高考不僅招生名額多,且錄取機會比夏季高考高,優勢明顯。對部分普通高中學生來說,報考春季高考等于多一次機會。他還提醒,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通過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等權威渠道了解招生計劃等信息,并注意填報志愿的開始和截止時間。
校企合作辦學吸引優質生源
在春季高考填報志愿前,省內各高職院校公布了今年春季招生的計劃,其中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惠州工程學院、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均已發布招生計劃。記者梳理發現,這些學校今年的招生計劃與去年基本持平,有的學校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新開設了部分專業,通過校企合作辦學的方式提升辦學水平。
記者注意到,惠州熱門類的公辦職業院校吸引力增強,辦學基礎較好的院校投檔分數線走高。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今年春季高考“依學考”計劃招生1392人,“3+證書”考試計劃招生840人,而2021年該校春季高考招生計劃這兩類招生分別是1595人、560人,今年這兩項的招生人數略有上升。而去年廣東高職院校“依學考”招生錄取文化科總分150分,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依學考”各專業的投檔分數均在300分及以上,其中熱門專業投檔平均分達355分。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今年計劃招生3600人,含有廣東省普通高考專科、學業水平考試、“3+證書”考試。學校招生處處長李志良表示,今年學校招生計劃人數與去年基本持平。為了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學校結合惠州產業發展需要,今年增設了數控技術專業,計劃招生110人。“近年來春季高考對考生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學校的生源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各招錄計劃專業均第一志愿滿檔,投檔分數線也在上漲。”他說。
民辦的高職院校則通過校企合作辦學的方式,提升辦學吸引力,吸引優質生源。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今年有42個專業參與春季高考招生,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為華為專才班,跨境電子商務為阿里巴巴專才班,是校企合作特色班,為企業“訂單式”培養人才。“這兩類班級基本實現入學即就業,學生的平均薪資在5000—6000元。”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助理黃偉良表示,學校今年的招生計劃與往年基本持平,部分招生計劃將放在夏季高考。
職業教育助學生理性規劃就業方向
對普通高中生而言,春季高考意味著多一次機會,而很多中職學生則從一開始把目標鎖定在這條“賽道”上。惠州市新華職業技術學校平面媒體專業學生蘇雅琴在今年春季高考“3+證書”考試考取了371分的好成績,排名全省第1430名。“看到這個成績時非常開心,感覺這一年的努力是值得的!”她說,自己中考失利讀了中職,在學校的第三年轉入高考班,全力備戰春季高考,最終的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理想的學校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專業。
蘇雅琴認為,在學校的三年期間自己不只提高了學習成績,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職業教育認清了自己未來就業的方向。中考后,由于年齡偏小,對專業認識不多,她在家人的建議下報讀了平面媒體這個專業。通過學校前兩年的學習,蘇雅琴慢慢喜歡上了計算機,并且將它作為未來升學考試的一個方向和目標。她告訴記者,班上絕大多數同學還是希望可以繼續升學,讀高職或者本科大學。2022年惠州新華職業技術學校“3+證書”參考學生共416人,高職上線率100%,本科上線人數175人,本科上線率達42.1%。
實際上,中職生對升學的需求也在不斷顯現。惠州市教育局公布的《惠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2021)》顯示,2021年,惠州市有中等職業學校22所(不含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和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兩所高職院的中職部),當年中職畢業學生14433人,在就業去向中,升學的學生占本年度畢業生的比例為26.5%,比例較高。
像蘇雅琴一樣,通過中職樹立了學習信心,找到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的還有惠州工程職業學院2019級機電專業學生黃敏幸。在今年的“3+證書”考試中,他考了207分,有望被錄取到本校的高職專業,“數學一直是我的弱勢學科,春季高考難度相對較低,語文、英語是我的優勢學科,提分明顯。”他認為,中職教育給像他一樣的學生更多成長空間,樹立了自信心,可以跟普高生一樣考本科。
“讀中職被人認為低人一等,我現在不這么認為。”黃敏幸說,正是通過三年中職學習實踐,自己不僅掌握了機電方面的技能,而且找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他告訴記者,和機器打交道少了點人情味,自己開朗外向,還是喜歡跟人打交道,因此準備填報學校的電子商務類專業,未來就業也會選擇銷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