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同一所學校五個校區實行五種截然不同的辦學模式,青島超銀學校不拘一格辦學校,走出了一條民辦教育新路徑。
廣饒路校區聯合辦學試水基礎教育。青島超銀學校2001年調整辦學方向,由職業教育轉向基礎教育領域,并與青島大學師范學院達成協議,利用該校位于廣饒路141號的一處閑置校舍創辦起超銀中學(廣饒路校區);鞍山路校區共建新校區擴大辦學規模。2006年,原四方區引進超銀學校,在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條件,由超銀自行投資建起校舍,創辦超銀中學(鞍山路校區);超銀小學承接改制學校建國際化民辦小學。2009年,市北區教育局將鎮江支路一所改制學校更名為青島超銀小學。2015年,超銀小學引入了被譽為“最成熟的國際化素質教育”的IB (國際文憑)課程,國際特色濃厚;黃島區超銀學校采用公建民營方式推廣教育資源。2015年7月,超銀學校正式進駐黃島區,設小學部和初中部。其中,小學部以接受公辦學生為主,初中部按民辦機制運行,實行“政府提供硬件,民間提供服務”的辦學模式;金沙路校區強強聯合譜新篇。青島報業傳媒集團與青島超銀教育集團“聯姻”,共同創辦了超銀中學 (金沙路校區),采取將青報集團原有老舊廠房改造為教育用房的合作辦學模式,設初中部和高中部,其中初中部2016年已投入使用,高中部計劃2017年開始招生。屆時,超銀學校五大校區將形成 “十二年一貫制”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