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民辦教育學術界年度盛會在中國·上海隆重舉行!此次高峰論壇會,以“變革與創新”為主題,目的是推進中國民辦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民辦教育品牌。
此次峰會各路教育大咖云集,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分享民辦教育崛起、轉型、體驗、主題化、多元化和品牌化運營成功案例,在此次峰會中與大家共同探討,搭建高水平、高層次的教育平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董事長趙超博士,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此次年度盛會,并作主題交流發言。
趙超董事長表示:民辦教育要發展,就要注重質量發展,特色發展。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是:認識、法律保障和公平待遇問題,產權界定、經費籌措和配套改革問題,辦學自主權、內部建設和管理問題、質量評估、信息傳遞和科學研究問題等。隨著社會的發展,民辦高等教育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管理體制將進一步完善,多樣化的師資隊伍將逐步形成,籌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展。
趙超還提出: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國的民辦教育改革發展大業也翻開新的篇章,《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近期也將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三審通過,國務院有關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規范性文件(簡稱“30條”)也可能很快正式出臺。這是我國民辦教育三十余年發展歷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必將掀起新一輪民辦教育治理制度的變革與創新,引領我國民辦教育事業走向新的光明未來!與此同時,民辦院校所面臨的新挑戰也接踵而來!國際化的大趨勢,在挑戰學校的辦學視野,例如:人力資源跨國流動勢頭迅猛,留學生越來越多,教學資源跨國流動速度加快,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跨國傳播和融合。作為民辦高等教育的一員,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爭優勢、以創新促發展”的辦學思路,逐步以聲譽度形成品牌化。要主動順應這種變革,現有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必須進行重大的轉變和創新。一要轉變辦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二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三要轉變學校管理模式,主動參與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和實踐。
趙超董事長就民促法的修訂,也提出了幾點見解:民辦教育的分類最終要走非營利性教育的路子上去。要全面理解“30條”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各有的政策意涵,對學校的發展,要有新的戰略布局和政策支持,要適應宏觀制度和外部環境變化。
最后,趙超董事長重點介紹了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辦學初衷就是為了教育扶貧,要讓窮人的孩子能上大學,回報社會;在辦學質量上持續提高,在辦學特色上實行校企結合、協同育人模式,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走非營利性民辦高等教育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