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最權威的學校,最專業的機構!
特色專業: 動漫設計 學前教育 計算機 會計金融 影視音樂 建筑工程 廣播電視編導 外語 美術設計 國際貿易 工商管理 廣告學 法律 旅游與酒店管理 汽車工程
全國咨詢服務熱線

08:00-24:00

4007-567-088
2025優秀高校聯合招生,學生/家長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熱線電話:4007-567-088
首頁 > 民辦大學

民辦高校師資建設難題咋解

發布時間:2016-11-1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民辦高校的快速發展顯著擴大了高等教育資源供給,有助于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和人民對高等教育的熱切期望。根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信息,2015年全國民辦高校734所(含獨立學院275所),在校生610.90萬人,比上年增加23.75萬人。在經歷規模擴張后,民辦高校遇到的發展瓶頸和困難也顯而易見,如經費來源單一、學校治理混亂、師資隊伍不穩定等,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民辦高校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其中師資隊伍尤其值得關注。

  以廣東省為例,近幾年,廣東省民辦高校的專任教師數量有了大幅提高。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高等學校141所,其中民辦高校52所(本科5所,高職30所,獨立院校17所),占36.8%;全省高校在校生2627611人,其中民辦高校學生581210人,占22.1%;全省高校專職教師總數95193人,其中民辦高校專職教師數26104人,占27.4%。師資隊伍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的質量水平與公辦院校還有明顯差距,出現了高級人才引不來,優秀骨干教師留不住的高級師資空殼化現象,難以建立起一支穩定且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民辦高校師資建設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工資待遇水平低。隨著公辦高校的績效工資體系改革,民辦高校教師工資水平較高優勢不再。據調查,廣東省萬人以上在校生規模的16所民辦高校教師薪酬和課酬與公辦高校相差不大,除此之外,其他民辦高校的教師薪酬要明顯低于公辦院校。

  社會保障水平低。目前,公辦高校教師按事業單位編制繳納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民辦高校教師則屬于或等同于企業員工,購買的是企業社會保險。民辦高校教師的五險一金保費繳納數比公辦院校高,而實際享受到的醫療保險、公積金或退休金等福利保障卻比較低。據調查,廣東民辦高校教師的社會保險數和住房公積金普遍低于公辦院校教師,而退休后工資甚至不到公辦院校教師的一半。

  教師個人發展機會少。有關管理部門的一些政策歧視和標準歧視使得民辦高校教師在參加專業課程建設、科研項目申報、進修培訓、職稱評審、評優評先中獲得機會均比公辦高校教師少。與此同時,民辦高校自身為了節省經費開支,對教師存在“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教師的進修培訓,激勵獎勵經費投入較少。

  企業編身份帶來的組織歸屬感和社會地位認同感較低。學者張偉東、吳華等曾做過調查,民辦高校事業、非事業編制教師的組織承諾和工作投入存在顯著差異,編制與組織承諾工作投入之間顯著相關。比如廣東民辦高校教師普遍屬于企業編制。在中國傳統觀念影響下,企業編身份所附著的收入不穩定、權利難保障和退休工資低等問題內在極大地影響著民辦高校教師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外在又影響著社會對民辦高校教師社會地位的認同。而這種情感上的信任、依賴和認可都是民辦高校教師認可組織、認同自我、積極投入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持力量。

  目前,民辦高校師資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師資力量薄弱程度也令人堪憂。師資質量關乎辦學質量、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如果不突破民辦高校師資建設瓶頸,進行進一步深度的改革,將影響民辦高校教師的個人教學積極性、主動性和學術創造性的發揮,影響民辦高校的整體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民辦高等教育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將民辦高等教育納入公共政策的范圍加以考慮,已經是國際共識和趨勢。民辦高校發展瓶頸和師資建設問題的突破,有賴于觀念突破和機制體制的創新改革。

  《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再次重申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進一步規定民辦學校應當依法保障教職工工資、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等,維護民辦學校和師生合法權益。這些規定都有助于提高民辦高校吸引優秀師資,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在此基礎上,參考各地改革實施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轉變思想,樹立“公辦、民辦教育一體化發展”觀念。民辦高校實際是用私有資金在辦社會公益性事業,政府在營造公共政策環境時應摒棄“國資外流”的偏見與認識,大力支持和鼓勵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加快公辦、民辦高校一體化發展的法治政策研究。公辦、民辦高校一體化發展,教師同等對待,是實現民辦高校教師權益保障、情感認同和社會身份認可的重舉之措。在公辦、民辦教育一體化發展方面,山東省青島市在2014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要保障教師同等待遇,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審、進修培訓、課題申請、評先選優、國際交流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待遇。民辦學校應按照有關規定為自聘教師辦理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鼓勵為自聘教師辦理補充保險。”浙江寧波、溫州和金華等地隨后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較好成效。

  為民辦高校核定一定比例事業編制。寧波大紅鷹學院孫惠敏曾做過《民辦高校教師身份差異對幸福感影響》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身份為企業編制的教師幸福感明顯較低,即使在加入基本養老保險、配偶在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和在學院工作時間等幾個變量后,依然沒有改變企業編制身份對被調查者幸福感的負面影響。事業編制可作為突破民辦高校師資建設瓶頸的重要手段。建議政府根據辦學的規模,每年核定一定比例的事業編制給民辦高校,用于留住優秀骨干教師和引進優秀人才。民辦院校加入事業編的教師,薪酬福利、退休工資應與公辦院校基本相同,所需經費可由政府和民辦高校共同承擔。

  健全民辦高校的社會保障制度。公辦、民辦教育“雙軌制”社會保險體系是民辦高校教師心理落差產生的重要原因,也是教師和學校組織間不認同、不信任、不安全等情感隔閡產生的主要原因。建議政府在制定社會保障相關制度方面能將公辦、民辦高校教師同等對待,要求并監督民辦高校為教師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并根據學校發展情況完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制度等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保障教師同等發展機會。首先,各級有關部門應審視現有的政策、制度和規定等,消除不公平的政策歧視和標準歧視,確保民辦高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審、進修培訓、課題申請、評先選優、國際交流、專業建設支持等方面與公辦院校教師享同等待遇。其次,各級民辦高等教育監管部門,要加強在民辦高校師資建設和教師的權益保障等方面的管理,監督和引導各民辦高校建立相對完善的師資引進、培育和激勵等制度,保障教師權益。

  建立民辦、公辦高校教師引進流動機制。教師可以在公辦、民辦高校之間互相流動,是民辦、公辦教育公平發展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標志。(李曉峰,系民建廣東省委文教委副主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廣東南華工商學院原副校長,王曉晴,系廣東南華工商學院講師) 

高考分數低老師幫你選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
  • 距離2023
    高考還有
  • 100

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移動客戶端訪問本站!

免費參觀院校申請
  • 參觀學校
  • 姓名
  • 郵寄地址
  • 聯系電話

版權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專科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