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申請季已經過去,一切塵埃落定,我也如愿成為了夢寐以求的紐約大學的一名新生,而我現在也已經身在紐約,即將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了。回想自己的申請之路,感慨頗多。
關于出國留學的想法從大一開始就有了,所以一直堅持著從沒有過其他的想法干擾自己。但是做為學生會主席,從大二起到大三一直在忙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有大塊的時間專心備戰托福和GMAT。可能最多就是利用空余時間背背單詞(當時用的是百詞斬,開始用還好,后來感覺這個app給人制造了種我知道很多單詞的假象,總處于背了忘的尷尬境地。后來放棄了,開始用扇貝單詞。這個app的好處在于沒有圖片的干擾,界面設計簡單明了,而且第二天會再次重復前一天背過的單詞,重復多次,效果比百詞斬好很多。同時為了幫助自己增強記憶,我把第一次見就不認識的單詞用筆記下來,然后平時去哪都帶著那個小本子看看)大學的前三年就處于背單詞的狀態了。
大四開始學校課程少很多,學生會的工作也交接完成了。我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去學習。我開始給自己制定了一年內的備考計劃。每天早晨七點準時出現在圖書館,晚上11點伴著圖書館閉館的音樂回宿舍。那段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都用來殺托殺G。在這兒給大家個小建議:先考下托福,托福真的比GMAT簡單許多,因為你只需要關注語言的表達和修飾,而GMAT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邏輯、數學、語法等元素,沒有語言基礎很難拿到高分;另外,一段時間內不要試圖同時準備這兩門考試,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完全不一樣,而且彼此會相互影響,對做題習慣和考場時間分配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個人的歷次考試成績都比上一次有多多少少的提高,但身邊也不乏小伙伴的考試成績較上次有大幅度退步,在這兒我還想說說對待考試的心態問題。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努力體現在成績上,但其實有10%的體現就很不錯了。因為考試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那天你發燒了、你隔壁的小伙伴做題速度比你快、那次考試的題目恰好不適合你等等。所以成績一時的下滑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甚至能及時反映出一些問題。
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調整好心態,把關注點放在做對每道題上,而不是最終的那個結果。
最后想說說考試報名的問題。強烈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報很多考試,這樣會給自己“留后路”。總想著這次考試不理想,反正還有下次機會。絕對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最好的方法是把每次考試都當作最后一次,拼盡全力,專注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懷揣夢想就要為夢想努力,不放棄,最后真心祝福大家,祝大家在出國路上一切順利。我在紐約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