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北京卷化學學科評價研究報告出爐啦。該內容由北京教育考試評價研究中心提供,是考生備考的重要資料。
一、總體分析
2016年高考北京市理科綜合化學試題符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和《考試說明》的要求。試卷整體設計立意高遠、視野寬闊,既體現了學習有用的化學、貢獻于國家科技進步的自信心,又體現了有著幾千年厚重歷史文化積淀,而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自豪感。
(一)
試題評價
與2015年相比,試題結構保持穩定,在知識層面上重視對化學基本概念理論的考查,在能力層面上重視對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呈現方式延續圖文并茂的特點。試題的設問對考生表達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要求完整寫出有機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探究實驗設計過程的設問方式首次出現。
(二)
考生評價
圖1 2016年高考化學試卷總分分布曲線圖
表1和圖1數據顯示,考生總分分布呈現負偏態,化學平均分為66.96分,比2015年下降4.26分,中數為70.07分,眾數為78.0分。在試卷整體難度提高的背景下,這樣成績的取得說明今年考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的掌握、學科能力的發展達到了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在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上顯示出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
二、特點分析
(一)
試題特點
1.突出應用背景,體現綠色化學思想
試題通過背景素材,滲透了環境保護意識和綠色化學觀點,促進考生深入理解環境修復和資源再生的化學微觀過程,了解運用化學知識和原理解決環境修復和資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化學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資源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2.突出學科特點,考查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充分體現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大部分試題背景和情境都與化學實驗有關,突出考查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試題注重化學實驗情境的設置,在化學實驗背景中展開設問,讓考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運用實驗研究的方法,歸納反思實驗研究的結論,對今后的實驗教學有明顯的啟示和導向作用。
3.突出思維過程,給考生搭設展示的平臺
主觀試題更加重視引導考生從學科本質的角度理解相關內容,注重考查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試題不僅要求考生回答步驟、現象,而且要求設計對比實驗方案、預測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展示實驗證據、歸納得出實驗結論,讓考生完整展現思維過程。通過設計有機合成路線和對比實驗方案,對考生的表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不同水平的考生展現思維路徑和品質,當然也有相當數量的考生對這樣的要求表現出不適應。
(二)
考生特點
1.知識結構特點
表2數據顯示,2016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在四個知識組塊上,增大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權重,平衡了各知識組塊的難度值。除元素化合物以外,其他知識組塊與化學總分均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化學實驗部分得分率較低,有機化學基礎部分與化學總分的相關度最高。
2.能力結構特點
表3數據顯示,2016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在三個能力組塊上,增大了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的權重,提高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能力的難度,而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與化學總分的相關度最高。今年影響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得分率的主要因素是第12題,在高度陌生的情境下,基于原型認知的創新遷移能力的培養還沒有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仍然是三個組塊中得分率最低的,考生實驗經驗的積累、常態化的實驗探究教學需要得到老師充分的重視。
三、教學建議
1.關注學科本質,提升核心素養
高考的功能是選拔適應高等教育深造、適應國家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知識和能力很重要,但是文化認同和價值觀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真實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通過深入思考,從本質上認識和理解所學知識,形成化學學科的思想、觀念、方法,凸顯化學的學科價值,又要注重超越具體事實,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化學在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等領域中的重要作用,激發為人類生活得更美好而學好化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揮化學學科的教育功能,立德樹人。
2.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學習化學,創造一切機會和平臺讓學生親手操作、親眼觀察、親身體會,調動各種感官全面感受實驗的全過程,積累實驗活動經驗,培養樂于實踐、勤于實踐、敢于實踐的精神。在實踐中呈現出來的豐富而復雜的現象就會不斷激發出問題意識和探索欲望,這些才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