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航空姐深夜被凍瑟瑟發(fā)抖”的話題登上熱搜。對此,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作出批示:“各位要設身處地想想,不要坐在辦公室就感覺四季如一,各航司立即要解決問題,保障各種工作都要琢磨一下。”
反映企業(yè)人性化管理的一面鏡子
記者調查發(fā)現,這并不是一家航司的問題。今年9月中旬,北方氣溫驟降,但不少航司的換裝時間還是參考往年情況,計劃10月中旬開始陸續(xù)通知換裝。許多航空公司出于對企業(yè)形象等方面的考量,要求乘務員在執(zhí)飛航班、以及從住所或酒店往返機場時必須穿著制服,不允許將制服與個人衣服“混搭”。
海航控股黨委班子主要領導干部連夜從海口抵達首都機場,在接近0攝氏度的室外,實地感受北京換季后的驟寒天氣。隨后,海航控股黨委班子連夜召開專題反思管理方式。據了解,海航集團已啟動統(tǒng)一采購配發(fā)羽絨服的工作,在羽絨服未到位前,乘務員可以根據個人需求穿著自有羽絨服,款式、顏色不限,只要不突兀、沒有明顯Logo和文字圖案即可。
海航歷代空乘制服。此外,海航也給出了服裝安排的具體建議,比如↘
如出港地、進港地、過站地、過夜地最低氣溫低于15℃(含)時,原則上應攜帶制服外套御寒;
如出港地、進港地、過站地、過夜地最低氣溫低于10℃(含),原則上應攜帶制服外套及大衣御寒;
如出港地、進港地、過站地、過夜地最低氣溫低于0℃(含),原則上應攜帶制服外套及羽絨服御寒。
海航要求,各乘務隊根據次日航班低溫地區(qū)運行數據統(tǒng)計,負責將涉及最低氣溫低于10攝氏度的站點,點對點通知次日航班乘務長。讓當班乘務長根據最低氣溫著裝要求,組織組員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國內,南航是少數為空乘人員配褲裝的航空公司。南航一位資深乘務長表示,換季期間,乘務長可以自己協(xié)調所在班組的乘務員服裝,比如,從三亞到哈爾濱的溫度相差幾十攝氏度,她會提前查兩地溫度,讓乘務員把褲子和大衣放進行李箱,在三亞時統(tǒng)一穿裙裝,到北方再換褲裝和大衣。
南航空乘制服。不少空乘人員對記者吐槽自己的制服“華而不實”——冬天穿船鞋很冷、呢子大衣太薄、外套開叉太高、大衣敞口兜風不保暖……有些航司甚至要求空姐冬天也穿單層絲襪。“冰絲絲巾是很多航空公司青睞的配飾,但是大冬天吹冷風的時候,誰戴誰知道有多‘冰’。”某航司乘務員小齊(化名)說,“我們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時候,特別羨慕有的航司給自己職工配了羽絨服和圍巾。”
一位工作多年的乘務長認為,職工形象確實有利于樹立企業(yè)形象,但是公司也需要考慮員工服裝的實用性。比如在客艙內工作時面向旅客的服裝可以設計得美觀大方,但是像冬季外套這種以防寒為初衷的外套,保暖才是第一要義,“空乘制服不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擁有更多選擇才更符合需求
民航對于大多數旅客留下的深刻印象,當屬空乘人員的形象和服務品質,而空乘制服,就是對航空公司品牌認知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阿聯酋航空新聞發(fā)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空乘團隊是公司品牌的代表,維護空乘的職業(yè)形象也是維護公司的品牌形象。
而裙裝、高跟鞋、絲巾、規(guī)整的發(fā)髻,這樣的衣著裝扮,是全球民航業(yè)女性空乘制服的“經典款式”,也是多年來的“傳統(tǒng)款式”。
10月22日開始,烏克蘭航空公司SkyUp Airlines所有空乘都身著新制服上崗。這次換裝可以說是一次“顛覆”。SkyUp Airlines大膽設計了一款兩件套西服,用褲子取代短裙,運動鞋取代高跟鞋。
SkyUp Airlines新款空乘制服。SkyUp Airlines市場部主管瑪麗安娜·格里戈拉什(Marianna Grigorash)表示,公司意識到,他們的乘務員也許不想只做性感的花瓶。“時代在變化,女性也在變化,與保守的經典著裝、高跟鞋、梳緊的發(fā)髻相比,新的、更現代、更舒適的形象出現了。自由、自然、個性、沒有圖案和可以健步如飛的運動鞋應運而生。”
空乘人員的工作除了為旅客提供服務,更重要的任務是按照安全規(guī)范處理應急狀況,而穿著高跟鞋和裹身裙工作顯然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像SkyUp Airlines這樣“小白鞋搭配運動褲”的制服套裝符合實用性和安全性需求,對職工也更為友好。
SkyUp Airlines并不是第一家作出制服革新的航空公司。2019年,日本航空公司的子公司ZIPAIR Tokyo也為員工搭配了運動鞋;2020年,韓國低成本航空Aero K發(fā)布了“無性別制服”,乘務人員和機務組成員,不論男女都穿著輕便的褲裝和運動鞋;今年,冰島PLAY航空公司也為員工搭配了運動時裝,比如寬松的T恤、衛(wèi)衣、羽絨夾克和運動鞋等。
空乘制服應當設計成褲裝還是裙裝,一直是個爭議不斷的話題。但無論什么款式,讓職工擁有更多選擇可能是更好的處理方式之一。比如就有不少國際航司允許空乘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服裝款式。
阿聯酋航空在設計空乘制服之初就考慮到穿著的舒適性和不同需求,因此女款制服的套裝不僅有短裙、襯衫,還搭配了西裝外套。每位空乘人員都有適用于所有季節(jié)的多個制服套件,而且每件物品都配有一定數額,從兩件到五件不等。在機上服務的過程中,空乘人員會將西裝外套換為馬甲,如果他們感到冷,可以加一件公司提供的羊毛衫保暖。同時,公司還為長途飛行的空乘提供了睡衣,讓他們在機上休息時也可以得到舒適的體驗。
阿聯酋航空空乘制服的不同搭配。除了服裝設計,在服裝管理上也有許多“智慧”可循。比如為了防止空乘人員走光,航司設計了連體襯衣。每到秋冬季節(jié),東航還為每個乘務員配備襪套,乘務員在室外穿戴襪套保暖,客艙服務期間可以脫下襪套,并把高跟鞋換為平底鞋,方便服務。
去年,南航客艙部也進行了空乘制服改革。南航主任乘務長陸洋介紹,現在南航乘務員上機后也會換為平底鞋。“上下飛機穿高跟鞋有崴腳風險,換成平底鞋工作也很合適。”
國內航司的空乘服裝換季要求統(tǒng)一,但是不少外航的空乘有更大的選擇余地。記者從法國航空了解到,法航的所有員工都會得到一本《員工著裝指南》,他們可以根據著裝指南自由選擇制服搭配,沒有夏季和冬季區(qū)別。大韓航空的空乘人員也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喜好,自行選擇搭配褲裝或裙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