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如何幫他們走好就業第一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對此,他們有何見解建議? 云南工商學院執行校長李孝軒建議,學校應將就業關口前移,把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輔導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如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就業解讀》等課程,幫助學生從入學起就明確發展目標。面向大二、大三學生,則圍繞職業規劃、職場定位、專業前景等開設體系化課程,進行系統化輔導。針對應屆畢業生,高質量開展與提升專業技能相匹配的實訓實踐,幫助學生獲得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實現實踐實訓與接續就業有效銜接。” “完善就業教育指導工作與服務機制,學校責無旁貸。”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代表指出,學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模式,以講座、咨詢為主的分類就業指導,精準幫助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以企業實踐讓學生與用人單位零距離接觸,精準推進產教融合,助力高質量就業。如組織“職場體驗行”活動,帶領學生走進代表性企業,了解企業工作環境與需求焦點,體驗職場生活,提升適應能力和綜合素養。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