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栗同學
中學:天津寶坻一中
文理科:文科
高考年份:2014年
高考成績:582分
錄取院校:暨南大學
錄取專業:金融學
咨詢師:靳小強
在接觸的學生中,絕大部分感覺自己壓力大的,往往不是因為父母的要求高,而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標準高,原因有些是因為一直以來的優秀,有些是因為感覺父母為自己付出太多,如果自己不夠優秀會對不起爸媽。
栗同學,應該算兩者兼而有之吧。她自己和我說壓力并不大,不過這是個要強的學生。身高160的她,性格卻很外向、活潑。學過琵琶,繪畫,乒乓球,喜歡唱歌、看電影,也看過很多名著。動手能力很強,手工很強。
她高一的時候,從河北來到了寶坻,很快就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和學習。高一、高二成績很好,最好成績是年紀10多名。從小特別喜歡歷史;喜歡有名作家。政治相對弱,數學也弱點。算是比較典型的一個文科女孩。
高三的時候,也出現了像很多女孩一樣的情況,成績有所下滑,考了70多名。學習就是這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人進步,自然也就有人被超越。
這個時候,最關鍵的就是心態的調整。所幸的是,栗同學的性格積極陽光,抗壓能力也很好,心態調整很好。
絕大部分同學和家長,在高一、高二甚至高三前半段的時間,都會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往往會比較高,比如現在能考520分的會定580分,這個很正常,我們講座也常會講“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但是,當時間離高考越來越近、而成績卻因為實力等各方面原因沒有那么理想時,我們就會面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窘境甚至是困境。在這個時候,無論家長也好,學生也好,如果心態不能及時調整,就沒法及時發現自己問題或者局限所在。
有遠大的目標當然是好的,但理想最終還要結合現實才可能實現。所以這個過程中,家長對學生的心理的引導很關鍵。
前面講了,這樣的情況下,栗同學的心態調整的好,為什么呢?首先,她性格本身就很陽光、積極,平時有不少的愛好,所以在她的世界里,路不順不算太嚴重,更何況她的世界里不只有成績;其次,家長從小就對她算是比較放心的,干預并不太多,鍛煉了她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不會很著急,相信她,也就不會給她增加額外的壓力。
再說一件這個學生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2010年,甘肅省舟曲發生了很嚴重的泥石流災難,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她和另外的幾個同學,想通過募捐的方式為災區人民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首先,她們到本地的紅十字分部爭取這樣的授權,雖然工作人員認為他們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但在他們的不懈爭取下,還是獲得了這樣的授權。接下來,他們到了當地最繁華的商業街,每個同學都通過表現自己的才藝,讓路人關注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同胞經受的苦難。
最終雖然他們籌集到的錢,并不能算很多,但是這次的經歷,卻讓她成長很多。
當時因為栗同學想考慮港校,想在新的環境和氛圍中接受國際化的教育,父母雖然肯定會舍不得女兒,不過也支持她的想法。
當時主要考慮港校第二梯隊的學校,申請了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嶺南大學。
而就國內來講,地區希望能夠在南方,比如成都、廣州等。西北、東北不考慮。未來出國為主,所以學校希望盡量211、985,或者是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這樣中外合作的,便于出國。而專業方面,以財經、新聞為主。
最終,栗同學高考成績為582分,因為港校數量較少,所以對于很多同學來講,高的太高、低的太低。對于文科582分也有類似的情況,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即使能入校,肯定也沒有理想專業了,而香港嶺南大學,可能對于一個不是一門心思去香港的582分的學生而言,也稍微低了點。
國內高校的選擇,最終根據學生意向選擇了暨南大學作為第一志愿A,地點是廣東,知名的211學校,對于未來出國也特別有利。
最終,學生如愿被暨南大學金融學專業順利錄取。
栗同學的爸爸是公路方面的工程師,經常會出去出差。栗同學和我說,雖然她和爸爸相處不多,但是很多愛好、興趣一樣。父親對她影響很大,所以她的動手能力很強,也很愿意也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外面闖一闖。
在我接觸的文科生,她的社會活動能力,是難得的。這樣一位有闖勁、有能力、不怕苦的學生,也就讓我和家長很放心的讓她選擇了千里之遙的廣東,甚至未來的出國深造。
栗同學的公路工程師父親,在為咱們國家的公路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栗同學也能像她父親一樣,走出自己的精彩之路,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