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大未來將嘗試取消院系行政領導的行政級別,并采用聘用方式,進一步弱化行政級別,加強人員流動。北大這一“去行政化”舉措,引發輿論關注。
高校行政化,既有學校外部政府部門對學校管理的行政化,通過行政權力對學校學術事項管得過多過細過死;也有學校內部管理的行政化,不尊重教授的學術權力,行政權力壓制學術權力,誰的行政權力大誰說了算。
我國高校行政化飽受詬病。早在6年前,2010年7月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指出: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傾向,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但去行政化改革,千頭萬緒,涉及面廣,影響大。改革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改革進展艱難、緩慢,不如人意。
高校去行政化,既然已達成共識列入國策,就要敢于動真格不能空喊口號,裹足不前沒有實質性的舉措。應本著先易后難,先行試點的辦法有序有力推進高校去行政化工作。北大嘗試取消院系領導行政級別,在校內先去行政化,表明了態度,開了個好頭,值得點贊。
當然,校內去行政化,不只是取消院系領導行政級別,重要的是擯棄行政化的辦學思維和理念。不能學校換一個領導人,就更換一個新理念,提出一個新口號。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按照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大學章程,順著既定的辦學理念循序漸進,做到換人換屆不換辦學理念,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相結合。
只有去行政化的理念,還遠遠不夠。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做支撐,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樓閣,落不到實處,也不可能取得實效。針對高校內部行政化存在的主要問題,逐條制訂具體措施,修改和完善相關制度,明確責任人與完成時間,確保高校內部去行政化“落地生根”。
全社會都應助力高校去行政化,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步伐。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各高校去行政化的進展和新舉措;科研主管部門設立高校去行政化專項課題,推動去行政化學術理論研究;國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召開去行政化推進會,公布各高校去行政化典型案例,推廣各高校去行政化的先進經驗,評選表彰一批去行政化的先進學校和優秀成果;各高校也要以問題為導向,盡快拿出具體有效措施,積極推進校內去行政化。
高校去行政化“提速”,不讓我們的教育規劃落空,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