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包括企業精神、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各個方面……
近日“2016僑界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等多種形式,就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下,如何抓住機遇與挑戰,開拓創新發展新局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全方位的討論。其中的一個議題就關乎企業文化。
有著異國學習工作經歷的海歸會更青睞于什么樣的企業文化?海歸企業又應該構建怎樣的企業文化來助力企業的創新發展?
希望與企業共成長
現在微軟公司工作的阮思奇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了兩年的工商管理碩士。他談到,自己在回國后選擇企業工作時非常注重考察一個企業的文化。“選擇一個企業的時候,首先我會考慮一個公司是否具有開放的心態,是否注重自身的成長。其次,企業擁有的團隊也是我非常關心的。‘公司’在英文中本來就有一種共同、陪伴的意味。所以我很希望能和一群積極向上、有能力、有想法也有著開放心態的人一起工作。”
而進入微軟公司工作后,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企業文化對于自身發展與企業創新的巨大影響。說起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他非常自豪:“這里的員工都有著多元化的背景,有海歸,有外國同事,也有一直在國內發展的,大家不同的專業背景會碰撞出更多新鮮的東西。身在微軟,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這種多元化的存在。之前我也參加了公司的一個項目,去微軟公司的美國總部和歐洲總部工作了一年,感受到了微軟內部這種多元文化的魅力。”據阮思奇介紹,微軟公司另一個令他印象深刻之處便是企業內部有許多“虛擬團隊”。之所以稱之為“虛擬團隊”,是因為這些團隊是針對具體工作目標、在公司內部自下而上、由員工自主自發創立的團隊,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員工可以在做具體的項目時不受限制,靈活自由地滲入各個小型的“虛擬團隊”。同時,公司非常尊重員工的個性,非常信任員工,沒有硬性的打卡制度,只要經過相關領導的同意,員工也可以選擇在公司以外的任何地方辦公。“公司更關注的是你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在哪里工作,大家更加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這樣寬松的企業環境更容易激發人的創造性。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微軟公司一直在讓員工成為創造者而不是墨守成規的技術工匠,讓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做著有價值的事情。就像微軟公司自己所說的,它的終極目標是幫助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這種使命感讓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有這樣一種用自己所做之事來幫助他人的情懷。”
從葡萄牙里斯本大學畢業的“90后”女孩趙倩(化名)剛剛回國準備找工作,她在求職時也很看重招聘單位的企業文化。“我希望公司有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在公司發展決策上民主一些,可以讓我們這樣的新人也有機會參與討論,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像趙倩這樣的年輕海歸很多,他們更喜歡民主平等的企業文化,希望讓自己的成長與企業的發展同步。
開放包容最關鍵
螞蟻計劃發起人、螞蟻基金合伙人,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青年英才分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市僑聯青年總會副會長張相廷在“2016僑界創新發展論壇”上強調,企業要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在此過程中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創新精神至關重要。企業要使個人感受到其付出得到了認可,同時要鼓勵企業對于新技術、新思維等保持開放的心態。張相廷尤其強調:“海歸企業要想成功,一定要接地氣,一定要適應海歸企業所在地的客戶需求。公司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可以發展的平臺,而每個人又都是這個公司的合伙人。員工在這個平臺上為自己而干,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公司。我認為這種符合平臺加合伙的企業文化是目前最利于發展的模式。”
微軟大中華區招聘總監王姣也在論壇上談到,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從創立、成長到發展壯大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認為一個企業想要保持活力,發展創新,就一定要有成長的心態,這種心態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首先企業要給員工敢于冒險、敢于犯錯的包容的環境。有時候正是這種大膽的嘗試,才會萌發創新的點子。其次,要善于接受反饋,不管是來自員工還是來自客戶的建議,都要從中吸取一些對于企業發展有利之處。最后,企業一定要保持開放,不斷學習,同時也要時刻準備迎接來自市場以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其實我們從來不缺人才,但最難的是如何在一個團隊內協調好有著不同背景的人才,構建最有利于發展的企業文化,將他們各自的特長和創造性發揮到最大。”王姣說。
由于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不少海歸在回國創業時會借鑒國外企業優秀的管理理念,并深入結合國情。海歸企業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他們的企業文化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孫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