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優質的技工類學校越來越受到一些年輕人的青睞,有學生還放棄讀重點大學機會,選擇讀技校,技校校園里也出現了外籍生和港澳臺學生的身影……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理性的決定,還是無奈的選擇?
在廣東嶺南現代技工學校與企業聯合舉辦的“火電集控運行專業定向委培班”,記者發現,報考該班的生源與錄取比例達到8:1,且報考學生均為高考應屆生,其中,錄取學生中文科最高分為544分,理科最高分為514分。在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前景焦慮下,越來越多的高中應屆生選擇到技工院校就讀,以謀一技之長。
技校出現外籍、港澳臺學生身影
今天,廣東嶺南現代技工學校的“火電集控運行專業定向委培班”開學了。據介紹,這是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與技工院校合作,計劃面向梅州地區招收296名學生。早在網上報名階段,該專業就已吸引2193人報讀,報名異常火爆,錄取比例近8比1。其中,文科最高分544分,理科最高分514分,分數線達二B線的有67人,三A線以上的共233人,占通過面試的73.5%。
據了解,這個班采用“校企雙制”培養,也就是企業出崗位,學校出學位,招生即招工,企業與學生簽訂《勞動就業培訓協議》,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進入技校,由企業方提供部分教學設備、崗位需求,派遣工程師參與部分教學、管理。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技工教育管理處處長劉正讓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就讀這個班的學生通過企業出資、學校減免的方式免除學生學費、住宿費、教材資料費、考證費等,不但免費就讀,并且在校期間每人每月還可獲得500元的生活補助。“這批學生3年共585萬元費用全部由寶麗華埋單。學員完成學業校企雙方考核合格者,將直接招收成為寶麗華公司下屬電廠正式員工,年薪可達5萬至6萬元。”
更為有趣的是,在今年技校的新生報到現場,出現了不少外籍和港澳臺學生的身影。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NGO HONG DUC今年報讀了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藝術設計與建筑系建筑工程管理專業高技班,而來自臺灣的朱奕璇,則放棄了到臺灣一所知名大學深造的機會,選擇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就讀機電系數控編程與現代加工技術高技班。
朱奕璇告訴記者,父母多年前就已從臺灣到廣東東莞從事現代加工技術方面的生意,他們認為未來要想在現代加工業中有更好的發展,必須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因此非常支持她的選擇。
隨家人在加拿大生活學習7年的王林俏今年也回國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想從事珠寶行業并在全球尋找珠寶教學強校的他,最終竟回國報讀了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在該校2013年招收珠寶系列專業的近1000人新生中,還有香港學生何健宏、劉胤升。
放棄讀重點大學,改讀技校
畢業于河源紫金中學的杜翼鵬,去年高考以622分被某全國重點大學本科錄取,前不久,進入大學剛滿一年的他,決定放棄大學學習,去了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就讀。
“這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羅定市廷鍇中學應屆生梁海蓮同樣放棄了已被錄取的某重點大學本科會計學專業而報讀肇慶技師學院會計專業。“肇慶技師學院不但免學費,畢業生的就業率還能達到98%以上,就業薪酬至少能拿到5000元左右,畢業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據介紹,今年廣東省內技校生源素質普遍向好,優質生源創歷年之最。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今年首次與廣州地鐵總公司合作成立“地鐵訂單班”,受到考生和家長的熱捧。“中考投檔時,"城軌"專業五年制高級班最低分數線高達511分,不僅超過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比去年的分數線高出80多分。與其他專業相比,這個專業提前一個多月就已爆滿。”
劉正讓告訴記者,廣州港技工學校今年現場報讀和網上報讀的學生達3000多名,其中招收高考成績超過3A線的學生有17名,占32%,超過2B線的學生有4名。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今年招生超過7000人,招生高分段學生為歷年之最。在高中生源中,超過30名學生上了3A甚至2B分數線,最終卻選擇報讀工貿技師學院。“有1名本科生、2名大專畢業生,畢業后"回爐"報讀工貿技師學院橡膠專業,該校今年高級班人數約占65%以上,技師班人數比去年增長80%。”劉正讓介紹。
“校企雙制”模式已遍地開花
專家觀點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高技能人才在廣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鄭朝陽表示,廣東技工教育不僅要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還要培養一批適應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在鄭朝陽看來,院校和企業共同培養技能人才的“校企雙制”新型辦學制度,是培養適應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的一流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的用工、穩工的需要,另一方面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緊密結合的新途徑。
目前,“校企雙制”模式已在廣東遍地開花。據統計,截至2012年12月,廣東技工院校招生即招工“校企雙制”全日制培養人數1.8萬人,招工即招生在職培訓人數2.5萬人。今年開始,省人社廳開展“校企雙制”示范院校創建活動,目前,共有30家技工院校參與創建。
為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步伐,打造技能人才培訓的高端品牌,促進廣東技工教育高端發展,從2013年起廣東將打造3所“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技師學院。“這3所示范性技師學院的建設,將使廣東再一次領風氣之先,在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形成南方高技能人才硅谷,率先在全國探索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升級版。”鄭朝陽表示。
數說
目前廣東共有技校243所,其中技師學院31所,2012年招生30.1萬人,在校生達到88.5萬人,分別占全國19.2%和20.9%。
今年,廣東技工院校的就業率在98.5%以上,不少技校的特色專業出現100%專業對口就業。深圳技師學院2011年、2012年畢業生工作第一年平均薪酬分別為2874元/月、3145元/月,高于廣東省本科畢業生平均薪酬2011年2544元/月,2012年2795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