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mondreaM
夢
是最真的現實
幾年前的一個夜晚,一個幾乎一輩子都在教書、做書的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來到巴黎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當時他正在重讀西亞維亞的《莎士比亞書店》,感觸頗深,心向往之。
這個做書的人似乎一輩子都與書有緣。在五十年前那個書荒的年代,為了看一本《紅旗飄飄》,他和他的伙伴們曾經從天窗爬進工廠封存了的圖書館里“偷”書;為了跟人換書看,高年級的同學幾乎騙去了他父親所有的中外名著,為此成為他父母永遠的心痛和迄今都在念叨的詬病;為了有書讀,他做工偷閑,躲在車間角落無人處偷偷看書備考;恢復高考,終于如愿以償了,也正是在書店的一次邂逅,結下了一生的情緣;成為做書人后,他所走過的每個城市,書店成為他時常光顧和向往的地方。
曉風、先鋒、光合、誠品、方所、彼岸、風入松、三聯、萬圣、時尚坊、魯博書屋·······這些雅致、純凈的場所,讀書人的精神領地,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那擁有的滿是書香的感覺,讓他羨慕不已;那一幅幅男女老少埋首于書本的恬靜優雅的畫面,讓他感動不已。書屋的這一切,讓他佩服布魯姆能說出“閱讀即是消滅孤獨和增強自我”這樣的至理。他由此相信,閱讀就是自我完善、自我救贖的過程。或許,就是在這些地方,他在羨慕和領悟中種下了從做書到開書店的念想,孕育出一份割舍不下的文化情懷與傳遞書香的人文理想。
夢醒了,他希望夢想成真,他也相信女兒大學的一句座右銘,夢,是最真的現實。于是,在大夢山下,西子湖畔,鼓嶺之巔,三江口岸,有了以夢命名的書屋——大夢書屋。這個夢是他一生的大夢。他的內心,一個聲音在吶喊:“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他希冀這個他畢其功于一役的近似“魯莽”的舉動,能在這個南方邊陲小城造就一個自己的“莎士比亞書店”,一個作者、讀者和出版者互動交流享受閱讀樂趣的集結地;他希冀他心中的“大夢”,能成為愛書人心中理想不滅的精神領地,成為他們心中最美的地方;他希冀在大夢書香的浸染下,讓閱讀成為孩子心中的期待,成為一種內化于心的自覺、一種生來有之的習慣;他希冀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那樣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無論什么職業,什么階層,聚集在彌散著濃濃書香的書屋里寧靜地翻閱書籍,恬淡地坐在充滿咖啡香的桌前互通讀書心得。
???在他的眼里,這就是這個城市里最美的地方,就是一個能夠讓夢成為最真的現實的地方。這,就是這個做書人想到的對大夢書屋的最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