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安土重遷
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成語是“安土重遷”[ān tǔ zhòng qiān] 。
安,是安定、安于的意思;土,是鄉土,也就是家鄉;重,是重視,不輕易;遷,是遷移、搬遷。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安于留在自己的家鄉,不愿意輕易搬走,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留戀故土。
這是一個詮釋了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成語,它出自《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相信這段話的意思大家都能看明白,安于留在自己的家鄉,不愿意輕易搬走,是黎民百姓的天性;親生骨肉之間相依為命,也是人之常情的愿望。
大家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對于農民來說,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失去土地,有時候就意味著失去性命。另一方面,中國還是一個人情社會,長年生活在一個地方,會積累下來很多的人脈網絡,如果離開了這個地方也許就會失去這些能讓自己發展更好的積累,這也就是為什么古代中國被貶官是極大的懲罰。
時至今日,在一些大城市就算房價已經高到讓普通人喘不了氣,但是還是很多人咬緊牙關去買房,能夠讓家人團聚,是中國人基因里面留著的觀念。很多年輕人來到城市里面打拼,有所成就之后也還是會想要回老家,或者會將遠在家鄉的老人接過來,其實也是一種安土重遷的表現,也許大家掛念的,并不是那一片土地,而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