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塊發布了題為《安徽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報進度,何時能落地》的內容: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只有把安大建設好了,才有可能從其他省屬高校里培育,唯有堅定信念,努力奮斗,才能取得成功,事已至此,還是要解決問題,雙一流評估最重要的是三大一基,其中安大最缺失的是大平臺,大平臺主要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以上,基于此,安大今年第一要確保國重實驗室能落地,今年到明年要爭取引進材料科學全職院士,要爭取大科學裝置有一點動作,其實到安大這個層次,大科學裝置可以爭取地方先行建設了,大科學裝置到這個層面,真的不容易,在大科學裝置這個層面上復旦,同濟甚至浙大等頂級高校也才如此,也是實現安大和安徽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突破口。這里面實際上院士是最容易的,就此,我咨詢安徽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在進度到哪里了?什么時候能夠落地?安大牽頭大科學裝置什么時候能夠有實質性動作?
對此,安徽省教育廳回復如下:安徽大學正在培育籌建省部共建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期,科技部和省人民政府在合肥舉行部省工作會商會議,明確支持依托安徽大學培育建設省部共建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省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持,力爭該實驗室早日獲批。
安徽大學牽頭申報建設“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經過國家多輪評審,已入選“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備選項目。為爭取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盡早啟動建設,省教育廳專門就“盡快啟動安徽大學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建設”形成人大代表建議材料報省政府,建議省人大代表團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同時支持安徽大學先行開展預研工作。
據安徽大學官網消息,2月23日下午,學校召開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暨“雙一流”建設推進部署會,安徽大學校長匡光力在會上指出,“學校首輪‘雙一流’建設在一流平臺、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材料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因為學科基礎薄弱、起點低,建設時間短等原因,一流學科建設成效并未達到預期。”
稍早前,三部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時,對一些學科做了公開警示,安徽大學唯一的“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被亮黃牌。
在上述“雙一流”建設推進部署會上,安徽大學校長匡光力從加強學科建設、學科體制機制的改革、一流平臺建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服務社會、國際合作等六個方面對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特別是就如何加快補齊一流學科建設短板工作,做了部署。他強調,學校要對照三部委意見,對照教育部專家反饋意見,完善第二輪建設方案;要化警示為力量,以“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加快推進第二輪“雙一流”建設。
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有信心、要知不足、更要抓落實。校長布置的6個方面重點任務,是學校對標對表教育部專家意見、補齊短板,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超常規舉措。各部門各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制定詳細的時間表,明確責任到人、掛圖作戰,確保各項重點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快速提升一流學科建設成效。全體師生員工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雙一流”建設上,把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上來,砥礪前行、再攀新高峰,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特色顯著,覆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門類。學校自然指數排名位居全國第59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指數在一流學科年度發展指數評價中位居全國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