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孫小鵬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研究起草了《廣東省深化新時代學校體育評價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悉,廣東省教育廳將推進體育中考改革,自2022年入學新生開始,體育中考成績占中考錄取總分12%的權重計入錄取成績。
采用“素質評價+統一考試”體育中考模式
《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健全學生體育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日常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
其中,“日常參與”模塊主要考查學生參與體育課、課外鍛煉、體育競賽、體育活動、體育與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及體育品德等方面情況;“體質健康測試”主要考查學生《體質標準》測試成績情況;“運動技能測試”主要考查學生基礎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掌握情況。
推進體育中考改革。自2022年入學新生開始,采用“素質評價(占比30%)+統一考試(占比70%)”體育中考模式,體育中考成績占中考錄取總分12%的權重計入錄取成績。
其中 “素質評價”成績為“日常參與+體質健康測試”考查成績;“統一考試”采用“必考+抽考+選考”模式,“選考”項目必須包括“球類專項運動技能”測試內容。
《征求意見稿》指出將實施分學段分類評價。小學生重點考查日常參與及《體質標準》達標情況;初中生重點考查體育中考情況;高中生重點考查體育學科學業水平考試情況;大學生重點考查平時成績及《體質標準》達標情況。體育成績不合格者不予畢業。
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
不難看出,此次的《征求意見稿》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再上新臺階,那么經費如何解決?《征求意見稿》明確,要加大學校體育工作經費投入,學校體育工作經費應隨教育經費增加而增加。新建學校應配套建設符合辦學要求的體育場地設施。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缺編的地區、學校應有明確的配備工作計劃。
同時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中小學校構建“健康教育+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充分發揮體育育人功能,加強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2025年起,高等教育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鼓勵學校開發和利用在線體育課程,均衡優質體育教學資源。
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中小學校每天上午統一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課后,安排不少于40分鐘的體育活動(訓練、競賽),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適量布置體育課外作業。各類學校應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學校體育競賽體系。加強學校運動隊建設,積極參加各級體育競 賽。每年定期舉辦春季和秋季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
加強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體質標準》)測試制度。測試結果與學校教育教學 工作評估掛鉤、與相關責任人績效考核掛鉤,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掛鉤。
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建議:1.將意見建議發送至電子郵箱lih@gdedu.gov.cn;2.將意見建議紙質版寄送至: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23號廣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914室(郵編510080)。反饋意見截止時間: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