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鄧宇晨
“從目前來看,職業教育依然存在‘低人一等’的問題,‘普職分流’也被很多家長認為是‘普職分層’。這樣的局面造成了家長們的焦慮,形成了競爭壓力,最終仍舊導向了應試教育的結局。”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胡衛留意到,身邊朋友、同事的子女被中高職院校錄取后,有些父母會覺得臉面無光,“公眾對職業教育有著太多的刻板印象。”
今年全國兩會,胡衛帶來了多份提案,內容包含發展職業教育、保障平等就業、規范家庭教育、創新學校課后服務等。
其中,“建立職業教育高考制度”這一建議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3月7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胡衛表示,提升職業教育地位,當務之急是破除體制障礙。不僅要“橫向融通”,實現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貫通,還要實現“縱向暢通”,打通“斷頭路”,暢通職業教育的升學渠道,特別是以能力和實操為導向,建立職業教育高考制度,使其成為職業本科、職業專科招生的主渠道。
“不排除像清華、交大這樣名校的技術技能專業,也可以通過職教高考遴選學生。”胡衛表示。
在調研中,胡衛發現,只傳授技能的中職學校仍有著進一步拓展的空間。這也導致中職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多年來,全國中職校畢業生升學比例在半數左右,一些地區甚至超過80%。胡衛分析,“北京、上海這些城市里的中職學生,畢業的學生很難直接就業,有九成以上的學生還是要繼續爭取讀高職或是職本。”
根據人社部、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到2025年,技能型人才缺口率將達48%,中國制造業10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人,2025年這個數字將接近3000萬人。
在胡衛看來,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社會需要的技術藍領,不再是只有中職學歷的技術工人,而基本是要具有高職及以上學歷者。通過設立職教高考制度,讓職校不僅承擔分流就業任務,同時也要發揮升學作用,做到“就業與升學并舉”。
在提案中,胡衛建議要在推進“高中普職融合”的同時,推進普通本科院校培養技能人才的專業通過職教高考招生,把職教高考建設為與普通高考平等的高考類型,以充分擴大受教育者的選擇權。
與此同時,要穩步推進普高與中職合并重組,加快發展新型高中。“在推動各地均衡發展綜合高中的基礎上,逐步取消中考制度和普職分流模式,以實現普職融合發展。”胡衛說。
胡衛表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必須擺脫技術上狹窄的困境,既教做人也教做事,既學文化也學技能,讓學生既有學頭、也有盼頭、還有奔頭。”
面對企業興辦職業教育學校的熱潮,胡衛也持積極態度。“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職教行業,這是好現象。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場景式的,實訓在企業,師傅也在企業,校企之間密切結合。我認為,最好的職業教育就是要打破圍墻,延伸到企業,延伸到行業。”胡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