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將實施“六大行動”,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就包括職業技能轉型升級行動:佛山將積極發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推行雙元制職業教學模式,鼓勵定制式專業技能培訓,支持大師工作室建設,打造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基層工作者,筆者十分高興看到佛山把職教創新擺在和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國正在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人有成就、個個有貢獻”。職業教育恰恰能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它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是真正意義上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形式。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1.13萬所職業院校、3088萬名在校生,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可以說,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重要的生力軍。
佛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而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已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和打造佛山制造業創新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本次會議報告指出,站上GDP超過萬億元的起點再出發,職業教育將助力佛山成為各項重點工作的領頭羊,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佛山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具有很強的延續性。2020年3月,佛山市政府就印發了《佛山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有關信息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全市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萬人次以上,至今年底,全市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35%以上。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職業教育。
從近年職業技能升級行動的成效來看,佛山立足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人才隊伍建設三個工作維度,在“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南粵技工”等工程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佛山技師學院等一大批職業院校,在職業技能升級行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邁進“十四五”,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佛山要實現創新發展邁向高質量的快速躍升,務必要成為營商環境制度改革領頭羊、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領頭羊、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領頭羊。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要發揮職業教育的賦能作用。
我們希望各界強化對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我們也將從自身角度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的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把辦學工作融入到行業和企業中去,實現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機銜接,從而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能工巧匠賦能佛山的社會經濟發展。
(作者系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財經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