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最權威的學校,最專業的機構!
特色專業: 動漫設計 學前教育 計算機 會計金融 影視音樂 建筑工程 廣播電視編導 外語 美術設計 國際貿易 工商管理 廣告學 法律 旅游與酒店管理 汽車工程
全國咨詢服務熱線

08:00-24:00

4007-567-088
2025優秀高校聯合招生,學生/家長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熱線電話:4007-567-088
首頁 > 熱點資訊

提質培優背景下專業群怎么建

發布時間:2021-12-0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湖湘特色工藝美術專業群”吸引留學生前來培訓體驗湖湘非遺文化魅力。資料圖片

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明確提出把發展專科高職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而扎實推進中國特色專科高職學校高質量發展,重要舉措之一就是以建設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為抓手。因此,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服務產業需求,科學規劃專業布局,創新專業建設模式,合理組建專業群,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以專業群建設帶動辦學實力和水平提升,是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必要舉措,也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個思路組建專業群

第一,發揮優勢,科學組建專業群。各高職院校應立足自身辦學優勢與特色,根據提質培優的內在要求及專業間的內在關聯和邏輯,主動對接產業,找準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映射關系,科學合理選擇組群專業。要發揮學校龍頭專業、示范專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其作為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并有計劃地將單個專業優勢拓展遷移到其他專業。在確定了核心專業后,要找到其他組群專業與核心專業的關聯性,一方面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師、實踐教學基地等是否具有相似性或共享性入手,進行合理分析;另一方面,從就業的相關度著手進行分析,如學前教育和早期教育專業,其就業對象均為低年齡段兒童,很多幼兒園設置了早教機構,需要既懂早教又懂幼教的教師,這兩個專業就業相關度高,組群較為合適。

第二,頂層設計,整體統籌各項資源。專業群建設要始終站在“群”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將著力點放在整合現有專業、形成集群式專業結構上來,所有的建設內容都要圍繞“集群”概念,不能以群內單個專業的發展作為專業群發展的指標。要理順群內各專業之間的關系,有機設計、協調推進、放大集群優勢,達到更高水平的建設目標。專業群在組建時,要始終明確,其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人才培養的成效,即學生的專業成長,需要在以往培養的基礎上再增值賦能,著力打通各個專業間的壁壘,集中優勢資源,將學生最終培養成集幾個專業核心能力于一身的綜合性、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這一人才能夠實現在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就業崗位之間靈活遷移,滿足社會某個領域人才的多樣化、全面化需求。

第三,團隊保障,確保專業群可持續發展。專業群的建設要整合校內外優秀師資力量,配備高水平帶頭人和教科研創新團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團隊全面探索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的建設、教材和教法的改革等,最終培養大批滿足產業需要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產出一批省級或國家級教學、科研成果。同時,還要積極探索專業群的運行和管理機制,成立由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四方共同組成的專業群建設委員會,跟蹤行業技術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動態調整課程與教學,提高專業群與產業所需崗位群的契合度,保持專業群可持續發展。

五個路徑建好專業群

一是聚焦能力,實施“1+X”證書制度。首先,明確人才培養的復合能力目標,加強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優質教學資源,重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組建優秀專兼職教師隊伍,實施基于崗位情境和工作導向的課程教學。其次,有計劃地開展項目化、綜合化實習實訓。在校內外加強各專業崗位核心能力等專項化實習實訓,通過頂崗實踐等開展綜合化實習,提升學生的復合能力。再其次,探索書證融通途徑,有效落實“1+X”證書制度。要明確專業群“X”證書的名稱和數量,有意識地在課程體系中融入證書相關知識,制定培訓與考核計劃,幫助學生獲取職業等級證書。

二是產教融合,建立“政—行—校—企”四方聯動協同育人機制。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是專業群建設的關鍵和難點,為充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應積極探索多元協同育人機制。學校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指委、相關企業等簽署專業群人才培養協議,成立“協同培養”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并定期召開會議,協同制定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協同組建混編教學團隊,開展教學、實訓和實習活動,協同制定人才培養評價標準和專業評估機制,共同監督和評價育人結果。

三是對接崗位,構建“平臺+模塊+方向”課程體系。課程是人才培養的載體,為實現專業群人才培養的目標,在專業群建設中,應構建“基礎能力培養的平臺課程+核心能力培養的模塊課程+復合能力培養的方向課程”的課程體系。平臺類課程主要培養專業基礎能力或通用能力,開設的課程為群內幾個專業共享的基礎課等;模塊課程主要培養關鍵崗位的基本素質、核心能力、職業能力,依據專業分成不同模塊,如群內有三個不同的專業,模塊課程即三個專業最核心的課程;方向課程面向的是工作崗位群,培養崗位遷移能力,涉及的是群內幾個專業有機整合各項實踐能力的融通課程。三類課程逐層推進,有效落實“厚基礎、強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養要求。另外,為保證課程的有效性和適切性,還要制定相關保障課程實施的標準,可以融各專業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于課程標準,完善專業群內平臺與模塊課程標準,并聚集優勢力量編制專業群方向課程標準。同時,依據專業需要研制實習實訓相關質量標準和評價標準,如實訓室建設標準、實訓教材、師資培訓手冊等,還要緊緊抓住專業群建設契機,建設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及在線精品課程,真正做到通過專業群建設帶動學校辦學實力和水平提升。

四是課堂革命,縱深推進專業群教材和教法改革。在專業群教材建設上,一方面,實行教材分層規劃管理制度,對接專業群所面對的崗位群需求,制定平臺課程、模塊課程、方向課程教材建設計劃和任務。另一方面,健全三級教材選用制度,按照“院系申請—教材建設委員會審議—學校審批”的程序遴選教材,確保使用優秀教材。同時,建立三年大修訂、每年小修訂的教材動態更新調整機制,并與相關企業合作探索建立教材服務信息平臺。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出版一批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等新形態教材。將各專業域教學優秀案例、前沿知識與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與用人單位、合作企業、實踐基地等共同編寫校本教材,并探索開發“云教材、云課堂”,以滿足專業群教學需要。在教法改革方面,要結合信息化技術手段,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聯網+教學改革行動計劃”。積極探索專業群內核心課程教師分工協作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廣翻轉課堂,同時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探究教學、項目式教學、情境式教學等教學方式,完成各項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五是專兼結合,打造國內一流的教學創新團隊。首先,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打造專業群“雙師型”團隊的“高原高峰”。一方面,通過“內培外引”,實施“專業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等引進高層次人才或“柔性引進、聘請客座教授”等,優化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另一方面,加強與行業、企業的緊密聯系,組建高素質“雙師型”隊伍。遴選知名行業大師、高技能人才組成“校企合作共同體”,形成“行業大師+高技能人才”領銜、“專業骨干+技術名人”主導、“青年教師+技術骨干”為主體的師資隊伍格局,形成“固定崗”與“流動崗”結合、“雙師”結構與“雙師”能力兼優的國內一流教學創新團隊。其次,完善制度,提升教學創新團隊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實施“專業教師兼任企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和“聘請高技術人才為客座教師”等,深化“雙導師制”,提升團隊的教學實踐能力。同時,推行科研服務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團隊的科研、服務創新能力,提高應用技術研發水平。建立師德考評制度,嚴格專兼職教師師德考評,力行師德規范。改革教師晉升和評價制度,破除“五唯”傾向,加大工作態度、教學能力評價權重,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相結合,將考核結果納入職務晉升、職稱評聘。

(作者系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副院長)

作者:劉曲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07日第6版 版名:職教周刊·教改探索

高考分數低老師幫你選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
  • 距離2023
    高考還有
  • 100

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移動客戶端訪問本站!

免費參觀院校申請
  • 參觀學校
  • 姓名
  • 郵寄地址
  • 聯系電話

版權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專科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