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2013年北京高考難度下降,特別是體現理綜上,還有各區2模卷都相對容易,很多考生理綜成績很輕松上270分,一些重點中學的重點班甚至均分突破280(理綜),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理綜簡單,試卷不難考生容易拿高分,成為很多人共識。但是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一個考生的前途和命運,哪有那么容易讓你輕松過關呢?再說,2013年高考理綜難度到底怎樣還不知道,我們現在就做一個假設,是不是理綜容易,考生在高考中就容易得分?答案是否定的。最近今年,從2009年開始,2009年北京大部分考生對理綜卷不適應,260分以上的就算高分了,2010年理綜相對容易,一些考生考試之后估分很高,大部分考生自我感覺良好,可是現實很多人得分不高,2011年理綜偏難,整體上得分也不高,2012年考生呈現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對題目適應一部分不適應,但是整體上得分比2011年好得多。就拿2010年來說,為什么理綜卷不難,北京考生均分也比2009年高出很多,一本線卻沒有提高呢?看來一味降低試卷難度,未必就能大幅度提升北京考生的一本線。
記得在2010年高考后,我寫一篇《預估分和實際分相差在哪?》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很多考生覺得理綜難度不大,估分很高,結果分數自己不能接受。大家可以看看之前家長留言:
zhwh19562010-07-07 08:09:02 [刪除]
今年出現理綜問題的主要是重點學校的理綜強項的學生, 并且在三年前中考時物理等科目考分為滿分或著高分的學生。
新浪網友2010-07-07 10:47:48[回復] [刪除] [舉報]
我們是重點校的尖子生,理綜是強項,高分生,應試技巧不會太不穩定, 您設想的那些情況應該很少。但實際下來就是少30分,可惡.
明月心2010-07-07 10:56:43 [刪除] [舉報]
我們也是海淀重點校的,也在別的學校考,估分與實際只差3分(高考成績高了3分),理綜估的一分不差。因為平時老師就講步驟分,很規范,跟老師判卷一樣。
tmuechong2010-07-07 19:34:58 [刪除] [舉報]
祝老師分析得很對唉,我一摸理綜275,二摸284,最后高考發揮不好,但非常保守的估計也在270左右,最后成績只有250,真是太250了。。
新浪網友2010-07-08 08:12:19 [刪除] [舉報]
祝老師:孩子 是市重點中學的,這次理綜估分與實際考分差了20多分。開始我認為孩子答題卡出現了問題,答錯位置了,后來在網上看到很多理綜實力強的孩子理綜成績都出現 了問題,覺得教委或考試中心會給孩子們一個說法。您的博客推薦孩子看了。孩子說一摸、二摸時標準答案就同老師教的有差距,為此老師還專門找出題的進行探 討,也沒有就證明標準答案就是唯一的,但老師還是提醒學生注意??礃幼舆@次理綜的差距是教學與考試的差距。祝老師,像這種情況,能有什么補救措施嗎?畢竟 受影響的孩子大部分集中在摸考600分以上的這群孩子身上,難道他們只有被犧牲掉,就證明改革成功了。經歷高考出現這些問題真叫人痛心,高考在我心目中一 直以來,是中國最公平、公正的選拔考試,沒想到竟出現這樣的事。關鍵是孩子,我們用什么教育他們。相信社會的公平、公正。
、
、
通過以上的留言可以看出,理綜簡單,自己預估分數高,實際上未必高,一旦分數分數和自己設想的有很大差距,于是很多考生和家長怪罪閱卷尺度不一,或者老師不會閱卷,于是很多考生通過查分來尋找自我安慰。我們繼續回到現實中來繼續尋找問題的答案,2010年以后,我陪伴2011年、2012年考生兩屆考生走過高考,當然這些考生中都是重點中學重點班的為主,那么并非說重點中學考生答題就沒有問題,就不存在問題,也并非說老師強調了考生一定就執行,因為執行力大小往往與性格有關。就是這樣的一群考生,他們在答題上也未必就全部符合閱卷要求,盡管這幾年平時考試他們也是機器閱卷。
例如說:上節課給他們試卷中,一道生物題,問“比率是_________”答案是1/2,結果一些一樣有考生寫“0.5”,或者寫“一半”,按照道理上講,考生會做這道題,但是人家問比率是多少,那么寫“一半”的考生就很難拿到分數。
現實中,特別是物理學科,眾多考生在做解答題的時候,上來就寫公式,最后結果也對,平時考試拿到分數了,但是高考未必能拿到分數,例如“你對狀態過程和所列方程的依據不加說明”直接就寫出公式,接下來的解題中,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僅僅羅列一堆方程,并且不編號,再加上字跡潦草等情況,被扣分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說很多人覺得做到最后結果了,就應該滿分,或者一些考生覺得自己會做了就應該拿分,其實不是這樣的,得分有得分的依據,你會做了,但是得分依據不足,一樣很難拿到分數。這里對那些平時做題,丟三落四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同時,高考試題不難,哪怕是僅僅考概念和書本上的原理,一些考生也未必拿到分數,因為高考試卷中每一道存在都有其內在的意義,因為要通過試題來拉開考生之間的差距,必須設置一些陷阱,例如說“概念混淆”“原理運用范圍劃定不當”“審題不清”“思維定勢”“想當然”等等考生普遍存在的答題習慣都能在考試中暴露出來,這樣的話可能掉進重重陷阱,可能是一些考生覺得做的很好,覺得試卷不難,也許這些都是“想當然”的感覺,真正內在的東西依然沒有被把握到。
其實大家都知道,高考時選拔性考試,高校錄取按照分數對考生進行排序,不管試卷難度怎樣,你的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的拿分,只有分數才是你的競爭力,因為分數是實的,而你的感覺有可能是虛的。目前很多考生覺得自己2??荚嚦煽兒芾硐?,再覺得今年高考不難,就開始放松了,這是一個不理智的現象,也有很多考生覺得試卷變容易了,得分肯定容易,也許在現實中,這樣的想法是錯誤,因為想駕馭考試,主要還要看你的得分能力。因此說高考試題難度變小,對很多考生來講,并非意味著拿分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