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僅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高三的學生們也都進入了最后的復習階段,在這一階段一些學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比如焦慮、失眠等,而這些情緒對學生最后的復習以及考試都是非常不利的,心態的調整在這一階段尤為重要。
焦慮過度影響睡眠
袁女士的女兒將于今年6月參加高考,但是最近孩子的狀態很讓袁女士擔心:“孩子最近晚上經常睡不好,以前一覺睡到天亮,現在后半夜經常翻來覆去。白天又顯得沒精神,有時候跟她說話好像沒聽見一樣,還總是掉頭發。”
臨近高考大部分高三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中等程度的焦慮會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高考;如果完全不焦慮,反而說明重視程度不夠,也不是好現象;但是過度焦慮也會造成負面影響,最常見的就是影響睡眠。
做到有規劃有應對
學生過度焦慮需要家長重視,從根本上緩解情緒,才能保證學生以健康的狀態應對高考,解決焦慮的關鍵,在于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
出現過度焦慮的學生,絕大部分是不知道自己在余下的兩個月時間里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知所措的茫然,造成他們心理上的焦慮。
在最后兩個月時間里,學生自主復習的時間比較多,在解決焦慮情緒方面,家長最好能夠和孩子多溝通,并與老師交流,幫助孩子查漏補缺,為孩子制定學習規劃,讓孩子每天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有準備地應對高考,以有效緩解孩子的焦慮。
制定一個詳細的規劃和一個切實的目標,根據學校的進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從基礎出發,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規劃,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信心,避免焦慮情緒的出現。
不刻意、不過度施壓
家長重視高考,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能夠因為重視高考而給孩子帶來過多負面影響。高考不僅考學生,也是考家長,很多家長在這時候比學生更焦慮,往往用要求、命令、抱怨的方式與孩子交流,這不僅會給孩子增加負擔,還有可能造成逆反情緒。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應以平等、理解的心態來進行。
也有家長在高考前,特意讓孩子出去放松,其實這并不能讓孩子放松,而是時刻提醒孩子高考的來臨。家長要做的僅僅只是同往常一樣即可,不要刻意改變什么。
高三學生出現焦慮是正常現象,但焦慮太過會出現失眠、煩躁等狀況,這時的確需要家長關注。但家長要特別注意,盡量不要給孩子服用安神類的補品、藥品。安神類藥品本身有著比較嚴格的使用規范,這類藥品長時間服用,還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對于孩子的健康沒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