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月5日訊 針對民辦教育客觀存在的“短板”,近日,市財政、教育部門為民辦教育“量身訂制”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新鮮出爐。《無錫市市級民辦教育獎補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暫行)》旨在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領域,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這也是我市首次針對民辦教育出臺市級財政扶持舉措。
民辦學校辦學條件兩極分化嚴重
眼下無錫民辦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質量兩極分化嚴重,部分民辦學校辦學條件薄弱、教師流動性大等問題突出。以學前教育為例,目前市區公辦幼兒園無法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而市區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已接近總數約1/3。另一方面,由于收費較低、資金來源有限,民辦學校校舍維修資金由舉辦者承擔的規定,使得部分民工子弟學校出現硬件設施落后,甚至存在校舍安全隱患等問題。同時,民辦教師權益問題一直是困擾民辦教育的一大難題,不少民辦學校還陷入留不住人的窘境。學校師生比例達不到辦學要求,教學質量勢必受到影響。
今年民辦教育獎補資金達600萬元
“在民辦教育領域,2017年市級財政民辦教育獎補資金盤子總量將達600萬元。”市財政局人士介紹,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獎補資金鼓勵其新建、改擴建(含校安工程),并以項目申報制,按實際投入數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獎補額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并分五年撥付到位;鼓勵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按實際投入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獎補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此外,為推動民辦學校升等創優,對經評估被認定為省、市優質園的民辦幼兒園,分別給予一次性創建獎補20萬元、10萬元;對經評估達到省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的新市民子女學校,給予一次性創建獎補50萬元;對評為省三星、四星級學校的,分別給予一次性創建獎補50萬元、80萬元;提升民辦學校辦學質量,對被評為年度優秀等級單位、良好等級單位的民辦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辦學獎補;提升師資隊伍建設,以民辦幼兒園、中小學繳納社會保險的教師人數為基數,按每人每年100元標準補助民辦學校。
資金管理實行市、區共擔機制
據了解,符合條件的民辦學校,需于每年7月31日前向區級教育、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區級教育、財政部門對照申報條件,審核真實性和完整性之后,于每年9月20日前以區教育局、財政局正式文件形式上報市教育局、財政局。實行考核評估制的獎補項目,由市教育局分別根據年度民辦學校創建達標情況、辦學規范性評估結果、教師評審結果確定。
資金管理實行市、區共擔機制。除“優秀和骨干教師獎勵”由市級全額承擔外,其余獎補項目市、區共擔比例為:梁溪區、濱湖區、新吳區由市、區各承擔50%;錫山區、惠山區由市級承擔20%,由區級承擔80%。市教育局根據當年獎補項目、獎補標準和市級承擔比例,確定市級扶持資金總額和分配方案,納入下一年度市本級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