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外的教學方法和國內的大相徑庭。當然,很多人也是看中了國外寬松人性化的教育模式,才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但國內教學方法不同,必然也會帶來一些麻煩,比如說習慣了國內的硬性教學,如何才能適應國外的教學方法呢?留學專家介紹,初到國外的留學生可以根據以下方法來漸漸適應國外的教學。
國外的教學中,學生的學術能力很重要。例如說寫2000-3000字的英語論文,需要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因此中國留學生應該在出國之前就要加強學術方面的自我鍛煉與培養,要自覺自律地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學習時間,適當地總結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自我解壓方式。
第一周課=學期的課程安排
現在國內有不少學生在剛入海外大學時,覺得第一周課沒什么好上的。其實不然。第一周課堂一定要上,所有的老師都會在第一周教學中詳細講解課時安排計劃的內容。也就是說,我們從第一節課就可以把接下來全部課程的計劃安排妥當。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并且照此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即便快到考試或者學習節奏加快也不用不知所措了。
空閑的課余時間要計劃好
在國外留學可由自己支配的時間比國內多很多,而且校內提供的業余活動豐富多彩,做為一個孩子來說貪玩無可厚非。但是,作為留學生一定要留出相對充實的時間用來讀書,而且讀書一定要買課本,平時要用心去讀,一定要寫作業。
平時上課很重要
國外與國外大學的主要區別在于:在國內,等到期末或期中考試再看書、采取“臨時抱佛腳”或許就可以拿到及格或好成績。但是在國外,很多科目的分數是緊緊聯系到平時作業、出勤率還有論文上的。所以留學生在每一學期里,一定要嚴格按照老師安排的課時走,一步一個腳印地跟上。
學會主動和外國朋友交流
很多中國學生到國外留學最主要的是語言問題。雖然很多中國學生的雅思成績相當出色,但這并不意味,你能夠全面準確地表達你的思想,與國外的朋友進行暢快深入的溝通。如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首先要花時間去適應當地人的口音了。要使自己的語言水平快速提高,必須學會適應國外的生活習慣,在當地生活的文化氛圍當中不斷鍛煉提高。這一點,比起死讀課本要有效的多。
專家介紹,雖然中國學生有一定語言基礎,在國外的課程里聽課沒問題,但是國外的教學方式和國內有很大不同,學會適應國外的教學方法很重要。要知道,在國外上課,不能單純的依賴老師,而且也不是記筆記、死記硬背就能應付考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