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條件的學生能獲得這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呢?托福要考多少分?”留學顧問在跟學生、家長溝通時,這些問題經常被問到。這也反映出家長在孩子留學問題上更關注成績。有關人士指出,實際上,成績之外的東西對學生贏得學校青睞的幫助更大。
專家分析,學生普遍應試能力較強,考分不斷上漲。前幾年托福成績能上90分就不錯了。但今年托福110分以上的學生比比皆是。這一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分在申請中給學生帶來的優勢。美國學校已經見“高”不怪了。美國學校強調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而不單考量學術成績。這一理念也體現在招生過程中會綜合考量學生在文書和面試中展示出來的能力、才華和經歷。
曾有兩位學生,在校成績、托福成績和學術成績不相上下,一個學生沒有多少課外活動,而另一個學生擅長觀察和思考周遭的世界,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人分享,學習之余一直在維護、更新博客,定期發表文章,跟訪客探討事件和想法。這種獨立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最終讓他獲得了名校的錄取。
學生在參與活動時,可以不在乎形式,但要找到身上“與眾不同”的特質,并在申請過程中展現出來,這也是成功的關鍵。專家介紹,一位學生托福考了72分,美國中學入學考試(SSAT)成績只有33%。但他憑借豐富的高爾夫球經歷和出色的面試能力,獲得了10所申請學校中8所的錄取通知。
專家建議家長和學生不要盲目地迷信高分。在積極備考的同時,學生要找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跟別人比起來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或許是一段經歷,或許是性格的某一方面,又或許是靈光一現的某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