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常春藤名校來說,哥倫比亞大學今年在中國錄取了15名學生,這已經算多的了。日前,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了來蓉訪問的哥倫比亞大學面試官Evan Chou,“對哥倫比亞這樣的名校,你接受了面試,也不等于拿到錄取‘通行證’”,“有一半參加面試的學生并沒有收到錄取通知。”2006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Evan Chou,近年來開始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友面試官,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招生辦選拔中國優秀學生。能從三萬六千多份申請中,挑出一千五百名合適的學生,Evan對招生官們的慧眼欽佩有加:“他們總能挑出符合學校獨特氣質的學生。”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哥大的錄取率也在逐漸降低,從去年6%降低到了今年的4%。
錄取:托福100分和110分沒太大區別
哥倫比亞大學招生辦在全球設立了不到十個全球中心,北京有其一,足見學校對中國大陸學生的看重。
一年中,Evan在中國差不多要面試十名學生。“面試有兩個目的,第一,了解學生是否適合學校,優秀的學生很多,但不一定和哥大匹配;第二,所有頂尖學校都希望能夠招到一些具備良好品格、具備團隊合作意識、擁有個人見解的學生。”
招生官希望能夠多角度了解學生。對于現在中國學生的刷分現象,Evan并不贊同。“其實托福100分和110分并沒有差別。100分是一個門檻,它所證明的是你能不能勝任在美國的學習,能否暢通與人交流。”跨越了分數的門檻,招生官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的個性是否與學校適合。
申請:每個人才了解真實的自己
“中國的學生太沉醉于考試,而美國學校更看重人格發展。”作為申請過來人,Evan對學生真誠建議,“只有你才了解你自己。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自發了解申請的學校,自己寫申請文書。”那些靠模板寫文書的學生,最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如何了解你想申請的學校,Evan建議學生經常登錄學校的網站,或者參加學校的活動,如果有條件能提前到學校參觀訪問是很好的途徑。“以哥大商學院為例,我們在暑假和寒假有針對國際學生的開放課程,由哥大教授親自擔任授課老師,你可以親自參加商業實戰演練,寫商業計劃書、制定產品營銷計劃等等。”他介紹說,該項目在全球只招收30人。如果優秀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有興趣,可以登錄網站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