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明媚,百花爭艷。這個春天里,中法兩國之間在文化教育領域的合作也進入了繁花盛開的季節(jié)。
第八屆“中法文化之春”已于4月10日在北京拉開帷幕,將持續(xù)至7月3日。作為在中國境內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的外國藝術節(jié),本屆“中法文化之春”活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麗江、紹興、烏鎮(zhèn)等23座城鎮(zhèn)舉行。眾多法國著名藝術家和學者將來到中國,通過電影、戲劇、舞蹈、音樂、繪畫、攝影、文學、馬戲和街頭藝術等各類藝術形式,向中國觀眾展示原汁原味的法國文化。
與此同時,在法國首都巴黎,第三屆法國中國電影節(jié)將于5月拉開帷幕。繼巴黎之后,馬賽、戛納、里昂、斯特拉斯堡、比阿里茨及法國海外省留尼旺也將相繼在5月至6月間舉辦中國電影節(jié)。
此次電影節(jié)將展映2012年以來公映的11部中國故事片,包括《一九四二》《人再囧途之泰囧》《畫皮II》《飛越老人院》和《春嬌與志明》等。法國中國電影節(jié)中方主席、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殷福說,希望這些題材豐富、風格多樣的影片能夠引起法國觀眾的共鳴,促進他們對中國電影和文化的了解。
不僅文化領域,中法之間的教育合作近年來同樣蓬勃發(fā)展。隨著中法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中法兩國的教育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其中最為出彩的當屬工程師培養(yǎng)項目。
目前,中法合建的工程師學校包括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上海大學中歐工程技術學院以及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等。扎實的基本功、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背景、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使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在就業(yè)市場上顯示出很強的競爭力。
本月26日,首次訪華的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將赴上海出席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的成立儀式,為中法兩國高等教育合作再添一抹新的亮麗色彩。
中法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源遠流長。法國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中國留學生的國家之一,也是接待中國留學生最多的歐洲國家之一。目前已有100多所中法兩國高校建立了校際關系,有約3.5萬名中國學子在法國留學,法國在中國的留學生也有近8000人。
隨著中國在各方面實力的提升,法國日益重視漢語教學。目前在法國學習漢語的法國中學生達3萬多人,同時還有1萬多名大學生和2000多名小學生也在進行不同程度的漢語學習,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
2005年至今,中國有關部門在法國已建立15所孔子學院,累計舉辦600多場各類文化活動,參與人數(shù)達9萬余人。這些活動都為中法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與友誼的橋梁。